三子养亲寄孝心
三子养亲汤是临床上一首常用的方剂,《方剂学》将其归入“温化寒痰”类祛痰剂中。该方由紫苏子(主气喘咳嗽)、白芥子(主痰)、萝卜子(主食痞兼痰)三药组成。余每览《韩氏医通》,读至该方之由来,无不为韩氏所代表的中医人的慈爱及孝心所感动。
方子的来历传说有三位士人,其父母年事已高,但常年咳嗽不已,整天喉喽气喘,痰多气逆,咳声不断,类似今之“老慢支,肺气肿”类病症。眼看着双亲被痰所困又无计可施,三子心里特别着急,甚是苦恼!经过商量,他们决定外出遍访医家,打听能够治疗此病的效方。
一日三子顶着烈日,来到了一个地方,闻听当地有位名医治病疗效甚佳,遂前去拜访,这位名医就是明代著名医家韩懋。韩氏仔细聆听了三子的来意,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深深为三子的孝心所感动。韩氏本想给他们出个方子拿回去熬给其父母服用,但转念一想,汤药熬制不便,口味亦不佳,经过仔细斟酌,决定换个角度,于是精心琢磨出一个方案,就用日常随手可得的三种菜蔬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为原料,将其制作成“甘旨”(旧时多指奉养父母的美好食品),此方即后世临床常用的著名方剂“三子养亲汤”。
韩氏嘱三子将这三味药分别洗干净,微炒一下,打碎,每剂不超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随甘旨,代茶水啜用”。还嘱咐“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三片”。是方在《韩氏医通》自注“此方自制”,并在该书方剂里排在第一位,足见韩氏制作此方之深意。
据载,韩氏本为将门之子,幼时体弱多病,自云“赖方药以生”,后因科举失利,乃弃儒学医。曾往峨眉访医,师从荣昌华氏,金华王氏,又得武夷黄鹤老人指点,学业大增。初为亲友治病,颇为应手,后游走于大江南北,为民间百姓治病,声名大震。因其体恤民情,知百姓疾苦,故制方少而精,药仅二、三味,但功效显著,至今为临床医家所喜用。正因韩氏有着上述经历,故该方一出便“传梓四方”,曾有太史氏为之赞曰:“夫三子者,出自老圃(自家的前后园子),其性度和平芬畅,善佐饮食奉养,使人亲有勿药之喜,是以仁者取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其利博矣”。又引《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孝顺的子子孙孙层出不穷,上天会恩赐福祉给孝顺的人)。此之谓也”。所以,该方不惟温阳祛痰代表方,尚寓中华民族崇尚尊老重孝之核心理念在内。(孟繁东), 百拇医药(孟繁东 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
方子的来历传说有三位士人,其父母年事已高,但常年咳嗽不已,整天喉喽气喘,痰多气逆,咳声不断,类似今之“老慢支,肺气肿”类病症。眼看着双亲被痰所困又无计可施,三子心里特别着急,甚是苦恼!经过商量,他们决定外出遍访医家,打听能够治疗此病的效方。
一日三子顶着烈日,来到了一个地方,闻听当地有位名医治病疗效甚佳,遂前去拜访,这位名医就是明代著名医家韩懋。韩氏仔细聆听了三子的来意,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深深为三子的孝心所感动。韩氏本想给他们出个方子拿回去熬给其父母服用,但转念一想,汤药熬制不便,口味亦不佳,经过仔细斟酌,决定换个角度,于是精心琢磨出一个方案,就用日常随手可得的三种菜蔬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为原料,将其制作成“甘旨”(旧时多指奉养父母的美好食品),此方即后世临床常用的著名方剂“三子养亲汤”。
韩氏嘱三子将这三味药分别洗干净,微炒一下,打碎,每剂不超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随甘旨,代茶水啜用”。还嘱咐“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三片”。是方在《韩氏医通》自注“此方自制”,并在该书方剂里排在第一位,足见韩氏制作此方之深意。
据载,韩氏本为将门之子,幼时体弱多病,自云“赖方药以生”,后因科举失利,乃弃儒学医。曾往峨眉访医,师从荣昌华氏,金华王氏,又得武夷黄鹤老人指点,学业大增。初为亲友治病,颇为应手,后游走于大江南北,为民间百姓治病,声名大震。因其体恤民情,知百姓疾苦,故制方少而精,药仅二、三味,但功效显著,至今为临床医家所喜用。正因韩氏有着上述经历,故该方一出便“传梓四方”,曾有太史氏为之赞曰:“夫三子者,出自老圃(自家的前后园子),其性度和平芬畅,善佐饮食奉养,使人亲有勿药之喜,是以仁者取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其利博矣”。又引《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孝顺的子子孙孙层出不穷,上天会恩赐福祉给孝顺的人)。此之谓也”。所以,该方不惟温阳祛痰代表方,尚寓中华民族崇尚尊老重孝之核心理念在内。(孟繁东), 百拇医药(孟繁东 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