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坚信中医 > ... > 正文
编号:12882106
针灸就是安慰剂?错!
编者按:美国颇有影响力的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2016年8月1日发表署名文章,题目为《研究质疑针灸的价值》,有批评者认为针灸不过是“超级安慰剂”。本文作者李永明试图还原中医针灸遭遇科学评估质疑的事件始末,同时提出,这一具有争议的结论已经对

     编者按:美国颇有影响力的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2016年8月1日发表署名文章,题目为《研究质疑针灸的价值》,有批评者认为针灸不过是“超级安慰剂”。本文作者李永明试图还原中医针灸遭遇科学评估质疑的事件始末,同时提出,这一具有争议的结论已经对针灸海外发展造成困扰和伤害,国内针灸学术界和管理部门应引起重视,并建议把“针灸是否就是安慰剂”作为最重要的课题来攻关,希望中国对针灸研究加大投入和东西方针灸研究的进一步接轨。

    针灸在美国遭到质疑已经对针灸的海外发展造成了困扰和伤害。笔者认为,科学研究提出的问题,要用科学研究来回答,用证据说话。单凭临床经验、主观判断、引用经典理论、甚至夹杂民族情绪的反应是难以回答这些来自科学界的挑战。已经西进的针灸,是不可能退回去的,面对科学研究的挑战,中医别无选择。

    还原事件:针灸价值遭质疑始末

    在《科学美国人》报道中,作者以纽约时报记者赖斯顿于1971年在北京阑尾炎术后接受针灸治疗的故事开始,介绍美国针灸热几十年来一路高涨,至今未衰。

    但到目前为止,临床研究的结果并不乐观。最主要的问题是,很多在西方实施的临床随机对照针灸治疗一些常见病症的试验发现,针刺穴位与假针刺(包括针刺非穴位点、用牙签刺激皮肤、针不穿刺皮肤等方法)的临床疗效没有大的差别。批评者认为针灸不过是“超级安慰剂”。2012年纽约MSKCC癌症中心的专家曾做过一个大型荟萃分析,收集了29个西方针刺试验报告,其中包括1.8万例因疼痛接受针灸治疗患者的原始数据,分析表明针灸疗效统计结果要优于安慰剂对照组。但批评者认为差异太小,对小差异的临床意义持保留观点。

    近几年,关于针灸机理的研究确实有一些进展,除了脑啡肽通路以外,最近研究发现针刺可以通过增加组织腺苷产生镇痛作用,但其他物理刺激也可以增加腺苷,而且这个机理不能解释针灸对非疼痛病症的作用机理。作者还指出,对针灸机理的研究有可能推进对疼痛的认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445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