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转变为经济发展新名片
崆峒养生园、皇甫谧文化园、岐伯文化园,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甘肃省注重推介中医药文化,实现中医药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从卫星云图上鸟瞰这里,万壑千沟是它的地理形态,华夏文明起源则是它的厚重内在。4000多年前,周先祖不窋在这里开启了农耕文明的先河。如今甘肃省庆阳市连同周边的平凉市、定西市,将中医药文化作为区域发展的经济驱动力,向世界唱响“中医药”乐章。
平凉:中医巨著现人间
如今,平凉将中医药文化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名片,“崆峒养生园”和“皇甫谧文化园”在此绽放光彩。
步入皇甫谧文化园,皇甫谧墓冢、文化长廊、神殿蔚为壮观,神楼内建有针状型石碑,写有“中国针灸鼻祖皇甫谧”的大字苍劲有力,熠熠生辉。
皇甫谧生活于三国纷争的年代,26岁时,广采百纳,著书《帝王世纪》《年历》《高士传》《郡国志》等。42岁,得风痹症开始攻读医学,撰集《针灸甲乙经》。68岁时,《皇帝针灸甲乙经》刊发经世,皇甫谧去世,世人称之为“皇甫冢子”。
《针灸甲乙经》记述了人体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及各种操作方法,皇甫谧被后人称为“世界针灸医学鼻祖”,成为历史上唯一与孔子齐名于世界文化史的名人。
平凉市灵台县皇甫谧文化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书记程晓春表示,正因为皇甫谧的“安贫乐道,探索求真”精神,平凉市修建此园,让国内外游人前来感受皇甫谧的大家风范,传承中医药大家精神。
庆阳:挖掘岐伯文化
从平凉出发,向东2小时,便是中医药之乡庆阳市。“岐伯文化”则成为这里的主打名片。
站在岐伯文化园的最高处,整个庆阳城一览无余。岐伯文化园总投资5.1亿元,占地1万亩,建成“两区一园一馆”的中医药文化展示景区。数百块石碑雕刻的《黄帝内经》原文,蔚为壮观,展现了岐伯与中医药之间的关系。
毗邻此处数公里之外,岐黄中医药博物馆的岐黄“百草”药用植物园里中药飘香。如今,国字头称号接踵而至,“国家中医师承甘肃岐伯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推动这里的中医药文化走向全国,越来越多的中医药爱好者来到这里,感知中医药文化。
“庆阳市打造岐伯文化,就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岐黄文化,发展庆阳中医药事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介岐黄中医药文化、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庆阳市卫计委主任刘聪告诉记者。
不止于此,庆阳市还开发了岐伯铜像、岐伯养生酒、岐黄药枕、岐黄靠垫等,编制大型陇剧《岐伯》产品。
“未来,庆阳市围绕岐伯文化,广泛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做大做强中医药文化产业,不断在点上创新,在面上拓展,做到中医理论研究与中医理疗实践相结合,中医药文化挖掘整理与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相结合,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与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相结合,打响岐黄中医药文化品牌,走出中医强县的特色发展路子,吸引更多的海外人士来到甘肃,感受中医药悠久的历史。” 刘聪说。
产业聚合:中医药为内核
费尔南多是一位西班牙人,他因肩周炎引起的疼痛,来到平凉地区的中医馆接受针灸治疗后,效果显著,他决定带领全家人去中国旅游。
他特别要求兰州国旅一定要加入中医体验内容。兰州国旅经理王国栋说:“以前只让游客游览甘肃的敦煌莫高窟等景点,但近年来甘肃将中医药与旅游融合,受欢迎度远超预期,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主动选择中医药体验游。”
费尔南多在平凉市庄浪县中医院中医馆体验了一番。该院将门诊楼改建成中医馆,分设名医堂、仁术堂、回春堂、康复堂、济生堂、养身堂和论道堂七个养生功能服务区,可以开展针灸、中药熏蒸、刮痧、火疗、蜡疗、拔罐、艾灸等中医养生保健项目。
该院院长苏亚平告诉记者:“我们研制出培元固本散、寿宝1号、肾宝1号等院内制剂,专门用于亚健康人群的养生保健,并配合捏脊、推拿、按摩面部及周身穴位等措施,促进气血运行,深受美国、英国等海外游客的青睐,都愿意体验中医药的神奇功效。”
平凉市卫生计生委主任莫小平告诉记者,从2006年起,平凉市开始大力推进“中华崆峒养生地”和“陇东南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加大中医药与养生、文化、旅游、农业等深度融合。
借助第六届世界养生大会在这里举行的契机,平凉市餐饮协会编印了《养生美食与餐饮文化》,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养生药膳33种,挖掘玉石药枕、保健醋等地方养生旅游产品60余种。(张晓东)
从卫星云图上鸟瞰这里,万壑千沟是它的地理形态,华夏文明起源则是它的厚重内在。4000多年前,周先祖不窋在这里开启了农耕文明的先河。如今甘肃省庆阳市连同周边的平凉市、定西市,将中医药文化作为区域发展的经济驱动力,向世界唱响“中医药”乐章。
平凉:中医巨著现人间
如今,平凉将中医药文化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名片,“崆峒养生园”和“皇甫谧文化园”在此绽放光彩。
步入皇甫谧文化园,皇甫谧墓冢、文化长廊、神殿蔚为壮观,神楼内建有针状型石碑,写有“中国针灸鼻祖皇甫谧”的大字苍劲有力,熠熠生辉。
皇甫谧生活于三国纷争的年代,26岁时,广采百纳,著书《帝王世纪》《年历》《高士传》《郡国志》等。42岁,得风痹症开始攻读医学,撰集《针灸甲乙经》。68岁时,《皇帝针灸甲乙经》刊发经世,皇甫谧去世,世人称之为“皇甫冢子”。
《针灸甲乙经》记述了人体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及各种操作方法,皇甫谧被后人称为“世界针灸医学鼻祖”,成为历史上唯一与孔子齐名于世界文化史的名人。
平凉市灵台县皇甫谧文化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书记程晓春表示,正因为皇甫谧的“安贫乐道,探索求真”精神,平凉市修建此园,让国内外游人前来感受皇甫谧的大家风范,传承中医药大家精神。
庆阳:挖掘岐伯文化
从平凉出发,向东2小时,便是中医药之乡庆阳市。“岐伯文化”则成为这里的主打名片。
站在岐伯文化园的最高处,整个庆阳城一览无余。岐伯文化园总投资5.1亿元,占地1万亩,建成“两区一园一馆”的中医药文化展示景区。数百块石碑雕刻的《黄帝内经》原文,蔚为壮观,展现了岐伯与中医药之间的关系。
毗邻此处数公里之外,岐黄中医药博物馆的岐黄“百草”药用植物园里中药飘香。如今,国字头称号接踵而至,“国家中医师承甘肃岐伯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推动这里的中医药文化走向全国,越来越多的中医药爱好者来到这里,感知中医药文化。
“庆阳市打造岐伯文化,就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岐黄文化,发展庆阳中医药事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介岐黄中医药文化、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庆阳市卫计委主任刘聪告诉记者。
不止于此,庆阳市还开发了岐伯铜像、岐伯养生酒、岐黄药枕、岐黄靠垫等,编制大型陇剧《岐伯》产品。
“未来,庆阳市围绕岐伯文化,广泛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做大做强中医药文化产业,不断在点上创新,在面上拓展,做到中医理论研究与中医理疗实践相结合,中医药文化挖掘整理与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相结合,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与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相结合,打响岐黄中医药文化品牌,走出中医强县的特色发展路子,吸引更多的海外人士来到甘肃,感受中医药悠久的历史。” 刘聪说。
产业聚合:中医药为内核
费尔南多是一位西班牙人,他因肩周炎引起的疼痛,来到平凉地区的中医馆接受针灸治疗后,效果显著,他决定带领全家人去中国旅游。
他特别要求兰州国旅一定要加入中医体验内容。兰州国旅经理王国栋说:“以前只让游客游览甘肃的敦煌莫高窟等景点,但近年来甘肃将中医药与旅游融合,受欢迎度远超预期,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主动选择中医药体验游。”
费尔南多在平凉市庄浪县中医院中医馆体验了一番。该院将门诊楼改建成中医馆,分设名医堂、仁术堂、回春堂、康复堂、济生堂、养身堂和论道堂七个养生功能服务区,可以开展针灸、中药熏蒸、刮痧、火疗、蜡疗、拔罐、艾灸等中医养生保健项目。
该院院长苏亚平告诉记者:“我们研制出培元固本散、寿宝1号、肾宝1号等院内制剂,专门用于亚健康人群的养生保健,并配合捏脊、推拿、按摩面部及周身穴位等措施,促进气血运行,深受美国、英国等海外游客的青睐,都愿意体验中医药的神奇功效。”
平凉市卫生计生委主任莫小平告诉记者,从2006年起,平凉市开始大力推进“中华崆峒养生地”和“陇东南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加大中医药与养生、文化、旅游、农业等深度融合。
借助第六届世界养生大会在这里举行的契机,平凉市餐饮协会编印了《养生美食与餐饮文化》,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养生药膳33种,挖掘玉石药枕、保健醋等地方养生旅游产品60余种。(张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