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医林漫话 > 信息 > 正文
编号:12881304
谁绘制了最早的彩色经络穴位图

     人体经络的每一个穴位都是“灵丹妙药”。在中医理论中,人体是一套具有强大自我调节能力的系统,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对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中医针灸来说,经络穴位图就好比一部字典,若针灸的经络穴位不准,就难以起到针灸的医疗效果。

    我国最早绘制彩色经络穴位图的是被人们尊称为“药王”的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唐代是我国医学大发展的时期,此时出现了对后世中医针灸带来深远影响的两部著作,一部是甄权《明堂人形图》,一部是在此书基础上官修的《明堂针灸图》,两者被后世含混地统称为《明堂》。《明堂人形图》是一本有文有图的针灸书,以图为主;以之为基础的官修《明堂针灸图》也是图文并茂。出现有“插图”的针灸医书,是唐代的一大发明。其实,“明堂”一词即包含了“挂图”“示意图”的意思。

    药王孙思邈在甄权所绘制的《明堂》的基础上,经过去伪存真,反复修订,绘制了彩色的经络穴位图。其十二经脉,五色作之;奇经八脉,以绿色为之。色彩鲜艳,经络分明,穴位清晰,形象逼真,使人一目了然,极易掌握,彩图的绘制为我国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很可惜的是,由于历代战乱,久经辗战,孙思邈所绘制的这套彩色图没有流传下来。(上海 邬时民)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