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读书汇 > 正文
编号:12998389
实践是检验保健品疗效的金标准2016.10.9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9日 磕学家
     这条音频要给大伙讲的是,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保健品疗效的金标准。

    平时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一种认知,那就是吃钙片能防止骨质疏松、服用维生素能抗氧化。某种程度上,这些说法似乎都已经是不用证明的科学道理了。但9月出版的一期《三联生活周刊》里,“土摩托”袁越写了一篇文章,告诉我们,只有临床试验才是检验疗效的唯一标准。那些看似有道理的人体修补措施,很可能会因为一些事先没有想到的原因,变得无效甚至对人体有害。

    袁越在文章一开头就举了三个真实的案例:

    第一个是关于怎么消除“骨关节炎”症状的。医学上认为,造成骨关节炎的主要原因,是关节之间的软骨磨损严重,导致关节相互摩擦,诱发炎症。而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葡萄糖胺是合成软骨和关节润滑液的重要物质,硫酸软骨素是软骨的重要成分。所以,一些理论就声称说,吃葡萄糖胺和硫酸软骨素能有效消除骨关节炎症状,而这两种东西,也成了中老年人首选的关节保健药。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中老年妇女怎么预防骨质疏松的。因为中老年妇女对钙的吸收效率不高,所以她们很容易因为缺钙,得骨质疏松等疾病。由于钙片中的钙离子比食品中的钙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一些理论就建议说,中老年女性应该定期吃钙片、预防骨质疏松。钙片现在几乎成了中老年女性每天必吃的保健品。

    第三个案例,说的是怎么降低新生儿花生制品过敏的风险。为什么新生儿容易对花生制品过敏?医学上已经知道的原因是,新生儿的消化道还没有发育健全,如果这个时候接触花生制品,花生蛋白就有机会穿透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诱发免疫系统,合成出一种专门针对花生蛋白的抗体,导致对花生过敏。所以理论建议就是,避免新生儿接触花生制品,母亲在怀孕和哺乳期间,也要尽量避免吃含有花生成分的食品。甚至在2000年的时候,美国儿科协会把“新生儿3岁以前不应该接触花生制品”这条写进了“育儿指南”。

    上面提到的这些理论,听上去好像都挺有道理的,因果关系明确、逻辑合理。但实践证明,它们其实都是错的或者很可疑的。为什么呢?

    首先,成年人的软骨组织是不可再生的,所以磨损就是不可逆的。因此,不管你吃多少葡萄糖胺和硫酸软骨素,可以说对骨关节炎什么作用也没有。其次,钙片里的那些游离钙,会让血液里的钙离子浓度,在短时间里达到一个峰值,而这种情况会增加血栓形成的概率,增加心脏病和老年痴呆症的患病几率。最后一个案例,也被最新的研究推翻了,因为实验表明,新生儿接触花生制品,反而能降低对花生过敏的概率,所以后来美国儿科学会也修改了原来的“育儿指南”。

    袁越就说,这种听上去言之凿凿,最后却被实验推翻的案例,在生活中可以说到处都是。《英国医学杂志》曾经做过一个统计,结果表明,他们统计的3000个全世界常用药品、保健品和医疗措施,至少有一半,后来都被证明是无效的,只有三分之一能被后续的严格试验,证明确实有效。

    这里头,保健品就是重灾区。因为保健品不需要通过临床试验的检验就可以上市,生产保健品的厂家只要花点钱,请几个明星或者专家现身说法,再加上那些看上去无懈可击的理论,这么一忽悠,消费者往往就会上钩。比如说,那些疗效被吹上了天的维生素和营养补充剂,很多消费者都觉着,反正吃了也没什么坏处,没准坚持吃还能有好处呢,那干嘛不吃呢?吃!结果最后,就成了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三个案例。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我们太迷恋理论,忽视了试验的价值。所以,我们必须搞清楚商家宣传的那些疗效,是不是真的能经受住试验检验。

    袁越最后说,除了我们自己要提高警惕、认真辨别以外,如果市场本身没有良好的监管机制,上市的药品也没有接受过试验,那么单凭消费者自己判断,想要每次都有火眼金睛辨认真假,也不现实。所以,要想实现市场的良性循环、保障消费者权益,就必须得有良好的监管制度才行。

    本文源自:2016年第38期《三联生活周刊》(实践是检验疗效的唯一标准),作者袁越

    稿: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