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2897919
藤类风药的临床应用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575期
     《本草便读》云:“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藤类药如络脉纵横交错,无所不至,取象比类,多具通络之功。因此,藤类药既能驱除络脉病邪,又能走行通利,引诸药直达病所,此类药物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但其基本功效均与“风”有关。

    《本草纲目》谓:“风邪深入骨骱,如油入面,非用蔓藤之品搜剔不克为功。”笔者认为藤类药的应用,不能简单局限于风湿痹痛类,应把其从理论角度上升到风药,并进一步拓展其临床应用范围。

    笔者在跟随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炳厚学习期间,每见他运用五皮五藤饮化裁治疗各种皮肤病,效如桴鼓,倍感新奇,遂对其中藤类药物潜心研究,认为应把其归纳入风药之中。笔者结合对风药尤其是藤类风药的认识,进一步拓展了藤类风药的应用范围,现介绍如下。

    风药理论的渊源

    风药的应用,早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及《雷公炮炙论》中就有较为详细的记载。《金匮要略》言:“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 薯蓣丸主之。”薯蓣丸中配伍桂枝、防风、柴胡,可以说是用风药治疗劳损病的滥觞。此后风药的应用越来越多。隋唐时代,风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孙思邈在《千金方》对风药的应用上升到新的高度,治疗上尤其重视“风”在其中的核心作用,治疗中风时强调大小续命汤的应用,认为其能“依古法用大、小续命二汤,通治五脏偏枯贼风”。宋代儿科学家钱乙创立的主治脾胃伏火证的泻黄散以防风与石膏、栀子相伍,泻青丸以防风、羌活、川芎与大黄、栀子相伍,均引入风药治疗小儿内伤杂病。

    风药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被提出始于李东垣,其在《内外伤辨惑论》中提出:“味之薄者,诸风药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李东垣在临床上十分善于运用风药,《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中使用风药的方剂很多,其创立的升阳诸方中普遍运用了柴胡、防风、独活、羌活等风药,取其生发肝胆春升之令、提举清阳之意。清代徐大椿《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凡药之质轻而气盛者,皆属风药。”清代龙之章在《蠢子医》中评价风药:“治病须要兼风药,不兼风药不合作。”

    风药具有味薄气轻、发散上升的特点,医家普遍把羌活、独活、防风、荆芥、柴胡、升麻、葛根、威灵仙、川芎等归为风药范畴,亦有医家把钩藤、青风藤、海风藤等藤类药物也纳入风药范畴。风药不仅用于祛除外感风邪,还有平息内风的作用。《内经》言:“风为百病之长。”“百病”不尽指外感,还应包括内伤杂病。《金匮要略》言:“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那么,“风”也应理解为“外感病之长”和“内伤杂病之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41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