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6 > ppt课件类 > 正文
编号:12893194
[中医内科学课件2].(ppt):25呕吐.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25KB)。

    呕 吐

    刘凤斌

    一、概述

    呕吐: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的一种病证。

    有物有声谓之呕

    有物无声谓之吐

    无物有声谓之干呕。

    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病称之呕吐。

    干呕与两者虽有区别,但在辩证论治上大致相同,所以合写在一起。

    呕吐是内科常见病证,多属脾胃肠病证。

    源流:

    《内经》对呕吐的病因论述颇详。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胃肠, 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素问·六原正纪大论》:"火郁之 发,...疡痱呕逆"。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 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厥阴司天,风淫所胜,...,食则呕";

    "少阴之胜,...炎署至,...呕逆";

    "燥淫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太阴之复,湿变乃举,体重中满,食引不化,阴气上厥,...呕而密默,唾吐清液"。

    阐述了外感六淫皆可引起呕吐。

    另外,呕吐与饮食停滞有关,以及对肝、胆、脾在呕吐发生中的作用等都有论述,奠定了本病的理论基础。

    ? 仲景对呕吐的脉因论治阐发甚详,创立了许多至今行之有效的方剂

    ? 呕吐是机体排除胃中有害物质的反应。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 酒疸,心中热,欲吐者,吐之愈。"

    呕吐不可止呕,邪去呕吐自止。

    本病----以呕吐为主要临床见证,但往往兼有胃痛、痞满、腹痛等胃肠症状,反之呕吐之症亦常出现在其他脾胃肠病证中,辩证时应分清主次。

    呕吐是---常见症状,出现于急性胃炎、心因性呕吐、胃粘膜脱垂症、喷门痉挛、幽门痉挛、幽门梗阻、十儿指肠壅积症、肠梗阻、肝炎、胰腺炎、胆囊炎、尿毒症、颅脑疾病以及一些急性传染病等,以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辩证论治。

    二、证候特征

    呕吐临床症候特征不尽一致:

    或干呕,或无声而呕吐或声高而呕吐,甚或呕吐如喷;

    或食后即吐,或良久复出,或不食干呕;

    或呕吐新入之食,或呕吐不化之宿食,或呕吐涎沫;

    呕吐之物或多或少。

    呕吐常有诱因,如闻及特除殊气味,饮食不节,情志不遂,以及寒暖失宜等因素,皆可诱发呕吐,或使呕吐加重。

    本病常伴有脘腹满闷不舒,厌食泛酸、嘈杂等,呕吐多偶然发生,但也有反复发作者。

    其证候特征尚由于寒、热、虚、实之异,而有不同的表现。

    三、病因病机

    ? 胃居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降为顺。

    ? 外邪、饮食、情志、脏腑失和,干于胃府,导致胃失和降,均可发生呕吐。

    病位-胃,脏腑,尚与肝脾有关。

    胃气之和降,有赖于脾气的升清运化,以及肝气的疏泄调达。

    若脾失健运,则胃失和降,升降失职,肝失疏泄,则气机逆乱,胃失和降,均可致呕。

    病因病机

    1.外邪犯胃

    感受风寒暑热燥火六淫之邪,或秽浊之气,邪犯胃腑,气机不利,胃失和降,水谷随逆气上出,发生呕吐。

    《古今医统大全·呕吐哕》:"无病之人卒然而呕吐,定是邪客胃府,在长夏暑邪所干,在秋冬风寒所犯。"

    由于感邪不同,正气之盛衰,体质之差异,胃气之强弱,故外邪所致之呕吐,常因性质不同而表现各异,但以寒邪之病居多。

    2.饮食不节

    ? 暴饮暴食,温凉失宜,过食肥甘、醇酒辛辣,误食不洁之物,致伤胃滞脾,食滞内停,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生呕吐。

    《重订严氏济生方·呕吐论治》:

    "饮食失节,温凉失调,或喜餐腥脍乳酪,或贪食生冷肥腻,露卧湿处,当风取凉,动扰于胃,胃即病矣,则脾气停滞,清浊不分,中焦为之痞塞,遂成呕吐之患焉。"

    另外,饮食所伤,脾胃运化失常,水谷不化生精微,反成痰饮,停积胃中,当饮邪上逆之时,发生呕吐。

    《证因脉治·呕吐》:"痰饮呕吐之因,脾气不足,不能运化水谷,停痰留饮,积于中脘,得热则上炎而呕吐,遇寒则凝塞而呕吐矣。"

    3.情志失调

    ? 郁怒伤肝,肝失调达,横逆犯胃,胃失和降。

    《景岳全书·呕吐》:

    "气逆作呕者,多因郁怒致动肝气,胃受肝邪,所以作呕。"

    ? 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食停难化,胃失和降,亦可致呕。

    ? 另外,脾胃素弱,水谷易于停留,偶因恼怒,食随气逆,而致呕吐。

    4.脾胃虚弱

    ? 脾胃素虚、病后体虚、劳倦过度, 致耗伤中气,胃虚不能盛受水谷,脾虚不能化生精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22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