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业界动态 > 正文
编号:12897174
首届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研讨会.专家观点摘编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2月1日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报201510.r
首届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研讨会,中医药事业发展观点,以现代科技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以科技手段研究传统道地药材,继承发展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借助中西医协作促进中医科研发展,扶正中药治肿瘤应用前景广阔,融合创新引领中医药全面发展,中国传统医学研究要有哲学思维,摘编
     以现代科技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

    近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昆明龙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研讨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璐琦等专家分别做讲座,兹将内容摘编如下。

    以科技手段研究传统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是中药资源的核心。常用的500种中药中,道地药材占200种,用量占80%。

    道地药材的科研研究是从道地药材的生物学本质来认识道地药材,探讨道地药材如何形成及保护,关注道地药材的评价、机理和应用,从而形成系统的理论以指导具体应用。

    基因在不同环境里的表达谱不一样,即表观遗传学特征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说,化学成分也是一种表观特征,这种表观特征一定是在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道地药材的生物本质是一个“居群”,其表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可提出三个模式理论:道地药材的道地性越明显,其基因特化性则越明显;逆境能促进道地药材的形成;道地药材的化学成分有自适应现象。

    关于道地药材,我们从理论到实践,从道地药材的生物学本质出发,建立了遗传与环境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并以丹参为模式药用植物,揭示了道地药材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机制。

    现在,中药资源最大的压力不是医生所开的饮片,而是工业化生产所需要的原料,工业化生产往往仅需要其中少数几种成分,所以存在原料浪费严重的现象。所以,如果从丹参里获得该基因,并导入到酵母菌里,克隆产生丹参酮;把人参里的人参皂苷基因克隆到酵母菌里,形成人参皂苷的酵母。如果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就可以有效解决中医药工业化生产原料匮乏的难题。(本报记者 陈计智整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黄璐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21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