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2995561
毛德西谈读书与临证(上)

毛德西谈读书与临证(上)

     毛德西,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河南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谙熟经典,旁识各家,重视实践,勤于笔耕,临证经验丰富。

    毛德西教授经常对学生讲:“作为一名医生,特别是一名中医,读书与临证是终生的事情,是须臾不可丢掉的两翼,没有这两翼,就不可能有所作为。”并引用吴鞠通《温病条辨·自序》所言:“瑭进与病谋,退与心谋,十阅春秋,然后有得。”他指出,吴氏这句话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所谓“与病谋”,即多临证;所谓“与心谋”,即多读书。若只“与病谋”而不“与心谋”,则是单纯的治病工匠;若只“与心谋”而不“与病谋”,则是彻头彻尾的空头理论家。

    然而,古今中医药书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作为中医药工作者,应该读哪些书?又该怎样临证?笔者特访谈如下。

    关于读书

    读哪些书

    毛德西结合个人的学习和成长经历,认为应认真研读的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经典类 经典类书籍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四大经典是学习中医的基本功,应反复阅读,熟练背诵,甚至必须终生去读、去思考。诚如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所言:“四大经典是根,各家学说是本。”

    学派类 如刘河间的《素问玄机原病式》、张子和的《儒门事亲》、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朱丹溪的《格致余论》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59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