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更多评论 > 正文
编号:12997896
别被朋友圈假消息蒙蔽了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3日 张家口晚报
别被朋友圈假消息蒙蔽了
别被朋友圈假消息蒙蔽了

     ■热线调查

    实习记者 王頔 近年来, 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方便实用的社交软件逐渐被广泛使用。微信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 工作等各方面带来诸多便利,也是人们获知信息、加强联络的一个重要渠道。 其中,微信朋友圈甚至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加深友谊的一个重要途经。 除了个人心情、生活经历等内容的记录与更新,微信朋友圈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承载着各种类型消息的公开、转发与传播扩散的功能。 然而,流传于微信朋友圈的各类消息事实上存在着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情况。 面对朋友圈的诸多信息,许多市民表示,应理智对待、认真甄别其内容的真假与优劣,转发消息前应该先对相关信息进行初步核实,不应盲目转发。

    朋友圈假消息引恐慌 前几日,“有人吃大盘鸡感染禽流感致死”的文字信息在微信朋友圈里被广泛传播,很多市民在朋友圈看到这些消息后不仅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里,还转发到各种微信群中。一位也曾转发过该类消息的市民表示,他的出发点其实是好的,他认为这么多人在转,这一消息应该是真实的,他转发是希望能让更多人知晓这一情况,以便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此类消息一经大量转发和传播,便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莫名的恐慌。“别吃鸡肉,小心感染禽流感”、“鸡蛋这么便宜, 肯定也是因为禽流感”等流言,一时间在市民当中流传开来。经有关部门核实情况后证实,这些消息均属虚假消息。 但官方第一时间辟谣以后,仍有个别市民还在转发这些消息,让假消息对社会的危害持续发酵。据市民李女士介绍,她在报纸上看到辟谣消息后的两天,还在朋友圈看到关于吃大盘鸡感染禽流感致死的消息在朋友圈转发,而转发这条假消息的人是她远在意大利工作的表妹,“当时我就觉得这种假消息的影响力真的是挺大的,在微信里搞得人心惶惶。为了不让假消息继续传播, 给人们的心理造成恐慌, 甚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我还专门把辟谣消息发到了朋友圈里,让大家都知道真相,不要再被这些假消息蒙蔽。 ”

    “标题党”消息博人眼球 “不能一起吃,小心中剧毒! ”“这样蒸米饭,等于吃砒霜。 ”朋友圈常出现此类形式的耸人听闻消息标题,然而网民点开链接,里面的内容有些与消息的标题并没有很紧密的关联,有些则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常识类内容或比较平常的消息,并没有如标题所说的那样夸张,更有甚者则在链接里发布一些不实言论, 编造一些伪科学,误导受众,混淆视听。

    由于这类消息的标题往往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受众的眼球,而具体的内容则隐藏在链接下不能被一眼看出, 所以在标题的引导下,部分受众会点开链接。 面对这些消息,读者点开链接后有几种情况,一种是认同链接里的观点或思想;一种是认为内容有趣,娱乐性强;还有一种情况是在缺乏客观判断时,怀着“万一是真的呢”的心理,将这类链接转发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这类消息的转发与传播令一些不实言论在朋友圈中流传,影响受众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

    市民王女士谈及了自己受微信朋友圈里一些消息影响的经历。她说:“我在朋友圈里经常能看到诸如什么东西不能吃、什么东西要多吃、什么东西不能一起吃等养生类的消息,而且内容的标题都说得挺吓人的,我就会点链接看看。 起初我看了以后觉得是一些对人们生活很有益的小知识,我就转发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想让大家都看看了解一下,自己也会按照消息里写的去做。但是逐渐看到这类消息越来越多,发现很多内容都是互相矛盾的,今天看见一个消息说多吃这个好,明天就看见另一个消息说这个不能吃, 时常搞得我一头雾水,不知所措,转发后感觉是在打自己的脸, 所以后来我也就不再转发了。 ”

    要理智对待慎重转发 市民刘先生认为,面对微信朋友圈形形色色、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消息,一部分受众被其抓眼球的文字标题所吸引和引导,在好奇心理、面对谣言类假消息的恐慌心理等推动下,忽略了应该认真审视文字内容的谨慎态度,心理防线减弱,便开始盲目地相信消息内容并快速转发,从而扩大了这类消息的传播、 扩散以及在受众中的影响力,加深了其危害程度。“在手机微信中阅读这些消息的受众是信息接收的终端,相对于信息的发出者来说,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 缺乏互动与反馈。 而在这个时候,面对一些暂时不能明确真伪的消息,我觉得应该思考一下, 理智地去做个质疑,暂不转发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为防止假消息扩散的一种方法。 ”

    “自媒体时代下,信息的发出者和接收者的界限不再像从前那样明晰,每个人都可能作为发布消息的消息源存在,一则微信朋友圈分享、一条微博消息发布,都让每个人在不需要任何成本的情况下变成消息源主体。 也正是这个原因,让一些不实消息轻而易举地就被发布出来,不加任何修饰地呈现在大众面前,消息的真实性、可靠性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市民张先生对于微信朋友圈消息的认识比较深刻,他说:“由于消息源主体都会带有各种各样的社会身份,因此发布出来的消息也容易带有相当程度上的主观性和倾向性。一些谣言类假消息的发布,是发布者带有各种目的性而刻意编造的;一些伪科学及没有营养却带着耸人听闻标题的内容,是有人为了骗取高点击量和转发量而发布的。但是受众往往对这些消息背后的各种目的并不知晓,也较难从文字当中看清其倾向性,便容易被这类消息所蒙蔽,进而轻信并转发,而在这个过程当中, 每一位转发消息的人,也实现了从信息接收者到信息发布者的角色转换,在作为听信假消息受害者的同时也将这种危害施于他人。 ”

    市民史女士认为,作为受众群体,在使用微信、浏览微信朋友圈消息时,应该保持理智的心态并抱着敢于和善于质疑的眼光,在面对一条消息时,养成首先关注消息源的习惯。“一些消息源主体不明朗或可靠性无从考证、 内容中的观点不明确或来源不清晰的, 都不要轻信和转发,重大消息、知识普及等内容的消息都应以官方消息为准, 面对一些微信公众号发布出来的消息,也要首先确认公众号主体是否有规范的认证, 对于私人公众号下发表的言论和消息就要加以警惕。 ”

    采访中,许多市民表示,多思考、不轻信、慢转发是微信使用者面对微信朋友圈消息时应有的基本素养。

    漫画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