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信息 > 正文
编号:12994728
@微博·中医药 数则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24日 中国中医药报
     @董洪涛

    中医既能治病,也能防病,但防病的意义更大。《黄帝内经》中开篇即讲如何养生以预防疾病,但我们现在过度重视的是中医的临床治病,却忽视了养生与防病。岂不知,若不明白养生,或不积极养生,等到生病了再求医,不但遭受了病痛折磨,亦违背了中医先贤治未病的宗旨。

    治未病,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则未病先防。比如,春天木旺,及时喝点酸醋,或吃点含乌梅的汤方,可以敛木气的过度疏泄,从而预防可能发生的疾病;二则初病只在无形的气化层次,机器检查不出来(现代医学认为这不是病),但已经在经络穴位或体表诊察出异常了。此时当及时治疗,可使疾病消失于无形之中。

    @罗大伦

    曾有一朋友,说他父亲心脏做了很多手术,现在已经没有地方做手术了。我看他父亲舌下静脉瘀阻严重,其实如果这位儿子早些懂得瘀血体质,用些方法活血化瘀,一直坚持,或许他父亲就不至于重到这个地步。所以《黄帝内经》强调治未病,如果能防微杜渐,则是上策。

    @同有三和中医——刘力红

    预防疾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在医学上叫端口前移,实在是医者最根本的使命。这在《黄帝内经》被称为“上工”治未病的境界。望眼下的卫生状况能警醒国人,警醒国家,更警醒每一位医者!治未病不能流于形式,得真抓实干!

    @银针老中医

    如果政府把老百姓的健康放在首位,践行为人民服务,把中医以预防为主,治未病,全民普及中医,必利国利民。

    @红枣小吃货

    中医与西医是双峰并峙的两大医学体系,中医强调“治未病”,正好解决当今高强度工作学习压力下的亚健康问题。

    @生命探索

    规范中成药的命名,重点是整顿夸大疗效、暗示疗效以及用语低俗的命名,这是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做法。对于命名不规范的情形,将结合标准提高再注册等工作逐步规范,对确需修改的名称,也会给予一定的期限来逐步过渡。

    @NOHOPO

    像什么“抗癌灵”之类的肯定不能要,但“风油精”为什么要改?改过后的名字大众都不会关心,万一觉得是仿冒的不买怎么办?老品牌不改最好,六味斋肯定不愿自己叫“卤肉坊”。速效救心丸、风油精、云南白药等老药改名后为了自己还能被认出还得做广告,广告费谁出?

    @春雨如归

    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发布《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按此原则,云南白药、贵州百灵、东阿阿胶等含有地名的得改,灵字得改。初衷是好,可谁吃药是只看药名呢?还是看疗效?

    于泺钒

    整治医药乱象,利国利民。但整治行动,要少些叨扰,多些服务,切不可让企业和消费者伤脑费钱。中成药改名不可搞一刀切,老药更名也应差别对待。对像“风油精”这种历史久、认可度高的中成药,大可不必强制其改名。不然,药企重新命名推广,增加的成本,最后还会落在消费者头上。

    和睦家药师冀连梅

    在中国,西药一直严格按国际标准命名,药名里不得隐含或暗示疗效,而中成药的命名则长期享有特权,药名里暗含疗效还往往夸大疗效,诸如偏瘫复原丸、聪明丸、乳癖消、白带净这样的药名不知误导了多少患者。终于,监管部门要行动了,这是患者的福音。

    肖烁SamShaw

    最近,中成药改名一事闹了点不大不小的风波。《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出台,里面提到凡是中药名称中含有“宝”“灵”“精”“速效”“强力”等字样都不允许,不仅新药不允许,老药也得改。而这次改名可能涉及5000多种药,这么折腾实在没有必要。

    EC品牌观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名称中不能含“降糖、降压、降脂、消炎、癌”等字样;以及“宝”“灵”“精”“强力”“速效”等。从品牌到包装等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希望相关部门不要一刀切。

    巴顿大爷

    风油精不能叫“精”?云南白药不能提“云南”?按照法不溯及往原则,对于此类带有传承、高知名度,以及约定俗成的名字不该改。

    良友清风2016

    《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要求固有的中成药名称不得涉及夸大疗效或地名、人名。按照这个思路,举世闻名的云南白药恐怕过不了关,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积累、举世熟悉的药名都要更改。

    法令原意是要纠正市场乱象,譬如聪明丸、白带净等带有广告意味的中成药名,但过度严苛,却让所有带有药效说明的药名被一网打尽。凡是对中医药有些许认知的人都知道,中药博大精深,几千年来,无数先人以尝百草的精神,归纳出各种中药疗效,又有不少钻研中医药一生的名医,将毕生心血投入其中,找到一些适合一般人的常备药方。

    古人没有版权观念,这些成方的丸、散、丹、膏、汤或者被视为传家宝,也有的公开给大众知晓,因此惠及无数人。成方中的中药都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取名时,往往带有纪念意味,或者说明其疗效。于是,出现了天麻头痛片、当归养血丸、牛黄上清丸和平胃散,让普通百姓一望而知。另外,如云南白药、山东阿胶,是因为地方风土出产的特殊药材,久而久之被认定为药方或药材之名。云南白药的配方甚至早被列为国家级秘方。

    中成药的管理,重点应该在于避免虚假夸大,不该一竿子打翻全船人,若连过去的著名药方也列入管制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研究中药学。这是中国的传统资产,后人应该在前人的基础上想办法发扬光大,而不是没事瞎折腾,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却乱管。

    @微博·中医药

    @lj317563193

    中医药法正式颁布,国之法,民之声。几代中医人的心血没有白费,弘扬中医,人人有责。

    @雄哥QQ

    医学是解救人类疾苦并对人类的健康负责的一门特殊学问和行业。因此,对中医师的监管,不应以政策的宽松开明与否而论政策的好坏,更不应以体制内外来划分中医师诊疗水平的高低,而必须以中医师实际诊疗水平的高低为唯一的行业认定与评价标准,也是唯一的政策倾斜的依据。但愿刚颁布的中医药法能够让中医药行业变得更理性。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2016年中医界的大事,无过于年底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有了中医药法,中医人终于可以直起腰杆了。作为中医人,我由衷地高兴,从此,中医的大道越走越宽,中医的前途也将越来越光明。

    @用户5828875814发糕网上行医

    中医药法的颁布,确立了中医药的存在地位和发展空间,免遭废中医思潮的冲击,也给民间传统医药一定的空间,这是中华民族的福音。

    @微博·中医药

    @宣讲家网站

    近日,我国首次发布了《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中医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越来越具“国际范”的中医药亦需加快步伐、去粗取精。而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富贵病”日渐增多,中医药是否会成为慢病时代的“中国方案”呢?

    @杨永强产业投资

    中医药白皮书的发布意味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把中医药作为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进行战略谋划,统筹部署。可以说,中医药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