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受传:矢志哑科 泽被婴童
他在中医儿科教学岗位上耕耘近40年,倡导“建立中医儿科学立体化教材体系”,为当代中医儿科高等教育建立了完善的课程体系,成为中医儿科学课程的典范,是中医儿科唯一的“国家级教学名师”——
他在中医儿科教学岗位上耕耘近40年,倡导“建立中医儿科学立体化教材体系”,为当代中医儿科高等教育建立了完善的课程体系,成为中医儿科学课程的典范,是中医儿科唯一的“国家级教学名师”——
汪受传教授。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证书。
汪受传在为患儿诊病。
2005年5月获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汪受传,男,1946年生于江苏东台,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在世界中医儿科界享有盛誉。从事中医儿科工作近五十载的他,是终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学科带头人,是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是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但在患儿和家长的心中,集众多荣誉于一身的汪受传教授,更是和蔼可亲、朴素乐观、简单而富学者气的“汪爷爷”。
矢志哑科,衣带渐宽终不悔
自古以来,对于儿科就有“宁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莫治一小儿”的说法。这言明的是小儿发病率高,且发病时因不能仔细说明自身的症状,全凭医生水平的高低来判别病情,故一直以来很多人也把“儿科”称之为“哑科”。这是一门极其考校医生心理素养和能力的学科,但汪受传教授自青年时期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中医儿科事业。
1970年,汪受传从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毕业,被分配到了江苏省响水县双港公社的翻身大队。两年后,又被安排到了公社医院做普通门诊医生。由于乡下的医疗条件差,县医院又在几十公里外,有的农民的孩子就死在了送往县医院的路上,这深深地刺痛了汪受传的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898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汪受传教授。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证书。

汪受传在为患儿诊病。

2005年5月获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汪受传,男,1946年生于江苏东台,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在世界中医儿科界享有盛誉。从事中医儿科工作近五十载的他,是终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学科带头人,是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是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但在患儿和家长的心中,集众多荣誉于一身的汪受传教授,更是和蔼可亲、朴素乐观、简单而富学者气的“汪爷爷”。
矢志哑科,衣带渐宽终不悔
自古以来,对于儿科就有“宁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莫治一小儿”的说法。这言明的是小儿发病率高,且发病时因不能仔细说明自身的症状,全凭医生水平的高低来判别病情,故一直以来很多人也把“儿科”称之为“哑科”。这是一门极其考校医生心理素养和能力的学科,但汪受传教授自青年时期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中医儿科事业。
1970年,汪受传从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毕业,被分配到了江苏省响水县双港公社的翻身大队。两年后,又被安排到了公社医院做普通门诊医生。由于乡下的医疗条件差,县医院又在几十公里外,有的农民的孩子就死在了送往县医院的路上,这深深地刺痛了汪受传的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898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