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998830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13日 《烹调知识·原创版》
     事实上,按照豫西南的风俗习惯,早在妇女分娩前半年就要煮米酒一坛,一是为分娩女子催奶,二是为款待客人。

    小孩出生的当天,孩子的爸爸必须去岳父家敬祖放鞭,报告喜讯、报母子平安,告诉岳父岳母添了外孙。这叫报喜。

    女儿生了外孙,母亲要酿米酒、备鸡蛋,第三天挑着米酒和鸡蛋去看望女儿和外孙。这叫送米酒。

    小孩满一个月,家里人要忙着为孩子做满月,以示庆贺。娘家要给外孙买新衣、鞋帽、座椅、推车、摇篮等小儿用品,在小孩满月的那天送去,这叫送祝米。

    在陕西商洛一带,小孩满月请酒,也叫吃满月蛋,属民间喜庆宴席之一,家里要接客,亲戚需赶情。这种喜酒与其它宴席不同的是,凡坐席吃酒的宾客东家都发四个煮熟染色的红鸡蛋,人们带回去做礼品。后来,也有的人家做满月将鸡蛋不煮熟,只将生鸡蛋染上红色就行了。这叫吃红蛋。

    在豫西南一带,小孩做了满月,女儿要抱着孩子到娘家过门,外孙出生后第一次随母亲到外婆家过门俗语叫“出窝”,又叫“挪尿窝”。“挪尿窝”这天,女儿抱着小孩子,女婿要挑着米酒等四色礼物,敬奉岳父岳母;岳父岳母要准备一桌酒席款待女儿女婿,并请长辈作陪。“挪尿窝”一般十天半月,也有在外婆家住上一个月的。小孩子回家时,外婆还要给外孙肩上搭花线,颈上挂银坠,以示祝愿外孙长命富贵。到此满月酒席才真正圆满结束。

    【祭祀酒】

    祭祀,通俗讲,就是指置备供品对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祈求保佑。“祭祀”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原始时代,人们认为人的灵魂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祭祀便是这种灵魂观念的派生物。最初的祭祀活动比较简单,也比较野蛮。人们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灵偶像,或在石岩上画出日月星辰野兽等神灵形象,作为崇拜对象的附体。然后在偶像面前陈列献给神灵的食物和其他礼物,祭品有瓜果肉食甚至还有在祭坛上现场宰杀的牲畜,更甚者则是宰杀俘虏,所谓以人献祭。在《西门豹治邺》中祭祀干脆使用尚未婚配的妙龄村姑,实在够野蛮的!旧时祭祀一般有人专门负责,并由主持者祈祷,祭祀者则对着神灵唱歌、跳舞。进入文明社会后,物质的丰裕,使祭祀礼节越来越复杂,祭品也越来越讲究,并有了一定的规范。

    大千世界,祭礼繁杂。民族的不同,构成各具风格的祭祀文化。中国历代各民族的祭祀是一门历史文化。可以说,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祗、人鬼。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祭祀观则记载于儒教《周礼》《礼记》与《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书。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等级。天神地祗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己祖先和灶神。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和农历十月初一则是中原一带的祭祖日。

    在中原地区的饮食风俗中,目前还保存有许多古老的祭祀活动。祭祀时间多选择民间的重大节日和集会,以春季和冬季尤其是年节居多,祭祀的对象多为天、地、鬼、神和先祖先宗。

    祭祀涉及范围较宽,且万万离不开酒。如今民间祭祀一般有两类,一是立房造屋、修桥铺路要行祭拜酒。凡破土动工,有犯山神地神,就要置办酒菜,在即将动工的地方祭拜山神和地神。鲁班是工匠的先师,为确保工程顺利,要祭拜鲁班。仪式要请有声望的工匠主持,备上酒菜纸钱,祭拜以求保佑。工程中,凡上梁、立门均有隆重仪式,其中酒为主体。二是逢年过节、遇灾有难时,要设祭拜酒。除夕夜,各家各户要准备丰盛酒菜,燃香点烛化纸钱,请祖宗亡灵回来饮酒过除夕,此间,家人以长幼次序磕头,随即肃穆立候于桌边,三五分钟后,家长将所敬之酒并于一杯,洒于餐桌四周,祭拜才算结束,全家方得起勺用餐。在民间,人们有灾难病痛,便认为是得罪了神灵祖先,于是,就要举行一系列的娱神活动,乞求宽免。其形式仍是置办酒水菜肴,请先生(也有请花灯头目)到家里唱念一番,以酒菜敬献。

    在我国古代,酒被视为神圣的物品,酒的使用,更是庄严之事,非祀天地、祭宗庙、奉嘉宾而不用,形成了一套远古酒事活动的俗尚和风格。沧海桑田,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折冲樽俎,狂傲不羁,酒文化典故纷繁多趣。小小酒杯,蕴涵着整个宇宙,人的喜怒哀乐都在把盏与交错中得到体现。祭拜酒因袭于远古对祖先诸神的崇拜祭奠,而在如今祭祀活动中万万不可或缺。

    自上古时期,中原一带就把农历十月一日当作祭祀祖先和逝世亲属的节日。大概与地理气候有关。因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到十月一日该收的都收了,该种的也都种了,犁也擦了,耙也挂了,乡亲们都从繁杂的农事中解脱出来了,这是一年中心境最恬静最悠闲的日子。冬日愈深,思乡思亲愈深,为了缅怀祖先和逝去的亲人,乡亲们便用丰收的果实和佳肴来祭祀。后来约定俗成,农历十月一日成为祭祀祖先的日子,俗称“鬼节”。需要说明的是,其实,在中原一带有两个鬼节,一个是清明节,人们要通过踏青、修坟、插柳、植松柏花卉来祭奠仙逝的亲人。以踏青郊游的味道为主。当然,清明节祭祀也是离不开酒的。清明节的酒更是由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而溢满华夏。另一个鬼节是农历十月一日,人们则是用秋季丰收的美食佳肴上坟来祭祀仙逝的亲人。

    中原地区流传有“十月一,鬼节到,家家户户献酒肉”,说明酒肉是中原十月一鬼节固定的节日食品。为了表达对祖先和逝去亲人的敬意,人们习惯用酒肉来祭祀。致使鬼节期间,郊区坟地或陵园酒肉琳琅满目,酒肉飘香,水果遍布坟头,鞭炮齐鸣,肃穆矜持,焚表上香,虔诚叩拜之后,都忘不了反复叮嘱仙逝的亲人:“呜呼哀哉,伏惟尚飨”。“呜呼哀哉,伏惟尚飨”既是旧时写祭奠文书用在结尾部分的格式,更是祭祀时表达孝敬之意,大概意思就是:我们毕恭毕敬地来看望您,并虔诚伏在陵墓地上,恭敬的请您(被祭者)享用孝敬给您的酒肉佳肴(供品)吧!

    (连载完), 百拇医药(许圣义 许昌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