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扩大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研究
二、基于二元边际的VAR实证分析
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将微观经济学中的结构性分解方法和Melitz(2003)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结合起来,主要用于分析贸易流量变动的结构性,可将其分解为“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研究贸易增长的方式。
(一)中国对印尼农产品出口的二元边际分析
在Melitz(2003)研究的基础上,钱学锋和熊平(2010)对1995-2005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产品角度界定二元边际。本文借鉴此方法,将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出口的二元边际分解为扩展边际(EM)和集约边际(IM)。其中,扩展边际指过去没有出口的农产品进入新的市场,即出口农产品种类的增加;集约边际指原出口农产品在单一方向上量的扩张,及出口农产品数量上的增加。
图4为中国农产品对印度尼西亚出口的二元边际分解,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出口印度尼西亚农产品的扩展边际1995年至2014年波动起伏较大,而集约边际一直较为平稳,且扩展边际一直高于集约边际,这说明扩展边际在中国对印度尼西亚的农产品出口中起主导作用。具体而言,1995-2003年中国农产品对印尼出口的扩展边际由1995年的03971增加至2003年的09222,并在1999年存在一个峰值09029,此峰值的出现可能受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相关政策的影响。2003-2008年,扩展边际一直围绕08小幅度波动,2008年之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扩展边际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由2008年08666减少至2012年的05475。近三年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两国加强合作的推动,扩展边际逐渐增加,2014年达07444。与扩展边际的剧烈波动相反,中国农产品对出口的集约边际一直在01至02范围内波动,除1996-2000年、2005-2007年、2008-2011年、2012-2014年出现小幅上升外,其余年份均出现微弱下降。
综上可得产品种类的扩张在中国扩大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出口中的贡献呈增加趋势,而单一方向产品数量增加的作用较小。因此,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出口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扩展边际,集约边际的贡献基本保持稳定。
(二)变量引入及数据说明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由西姆斯(CA Sims, 1980)提出,主要用于预测和分析随机扰动系统的动态冲击,广泛应用于经济系统动态分析。本文主要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相关变量进行计量,需要确定固定贸易成本(FC)、进口国经济规模(GDPR)、农业生产率(EFI)、多边阻力(MER)等解释变量,数据来源均为世界银行数据库。
1.固定贸易成本FC。钱学锋(2008)认为经济自由度能够很好地代表各国的固定贸易成本。本文采用的是The Heritage Foundation的出版物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中的印度尼西亚得分作为固定贸易成本,估计固定贸易成本对二元边际的影响为负。
2.进口国经济规模GDPR。前人的研究文献多采用GDP来代表各国的经济规模,本文采用印度尼西亚的GDP衡量进口国的经济规模。随着进口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对农产品需求增加,预计经济规模对二元边际具有正的影响。
3.农业生产率EFI。本文采用中国的农业增加值来衡量农业生产率,估计农业生产率对二元边际的影响为正。
4.多边阻力MER。本文采用的多边阻力主要根据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贸易数据及GDP计算得到,计算公式为:
ab=EabEbaEaaEbb
其中Eab指a国对b国的总出口,Eba指b国对a国的总出口,Eaa和Ebb分别指a、b两国的国内总销售,即a、b两国的GDP与各自对世界总出口之差。根据以前的文献研究,估计多边阻力对集约边际无正向作用,而对扩展边际的作用为正。
(三)VAR实证分析
1.ADF单位根检验。在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前需对系统中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计量经济中一般采用ADF检验方法对研究问题的相关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检验其平稳性。为避免存在异方差现象,所有变量采用对数形式,本文分别对LNEM、LNIM、LNFC、LNGDPR、LNEFI和LNMER进行ADF检验,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来看,在1%的显著水平下,LNEM、LNIM、LNFC、LNGDPR、LNEFI和LNMER都不是平稳的时间序列,而在5%的显著水平下,LNEM的ADF检验值-2421517, 百拇医药(杨逢珉 韦灵慧)
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将微观经济学中的结构性分解方法和Melitz(2003)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结合起来,主要用于分析贸易流量变动的结构性,可将其分解为“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研究贸易增长的方式。
(一)中国对印尼农产品出口的二元边际分析
在Melitz(2003)研究的基础上,钱学锋和熊平(2010)对1995-2005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产品角度界定二元边际。本文借鉴此方法,将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出口的二元边际分解为扩展边际(EM)和集约边际(IM)。其中,扩展边际指过去没有出口的农产品进入新的市场,即出口农产品种类的增加;集约边际指原出口农产品在单一方向上量的扩张,及出口农产品数量上的增加。
图4为中国农产品对印度尼西亚出口的二元边际分解,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出口印度尼西亚农产品的扩展边际1995年至2014年波动起伏较大,而集约边际一直较为平稳,且扩展边际一直高于集约边际,这说明扩展边际在中国对印度尼西亚的农产品出口中起主导作用。具体而言,1995-2003年中国农产品对印尼出口的扩展边际由1995年的03971增加至2003年的09222,并在1999年存在一个峰值09029,此峰值的出现可能受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相关政策的影响。2003-2008年,扩展边际一直围绕08小幅度波动,2008年之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扩展边际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由2008年08666减少至2012年的05475。近三年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两国加强合作的推动,扩展边际逐渐增加,2014年达07444。与扩展边际的剧烈波动相反,中国农产品对出口的集约边际一直在01至02范围内波动,除1996-2000年、2005-2007年、2008-2011年、2012-2014年出现小幅上升外,其余年份均出现微弱下降。
综上可得产品种类的扩张在中国扩大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出口中的贡献呈增加趋势,而单一方向产品数量增加的作用较小。因此,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出口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扩展边际,集约边际的贡献基本保持稳定。
(二)变量引入及数据说明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由西姆斯(CA Sims, 1980)提出,主要用于预测和分析随机扰动系统的动态冲击,广泛应用于经济系统动态分析。本文主要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相关变量进行计量,需要确定固定贸易成本(FC)、进口国经济规模(GDPR)、农业生产率(EFI)、多边阻力(MER)等解释变量,数据来源均为世界银行数据库。
1.固定贸易成本FC。钱学锋(2008)认为经济自由度能够很好地代表各国的固定贸易成本。本文采用的是The Heritage Foundation的出版物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中的印度尼西亚得分作为固定贸易成本,估计固定贸易成本对二元边际的影响为负。
2.进口国经济规模GDPR。前人的研究文献多采用GDP来代表各国的经济规模,本文采用印度尼西亚的GDP衡量进口国的经济规模。随着进口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对农产品需求增加,预计经济规模对二元边际具有正的影响。
3.农业生产率EFI。本文采用中国的农业增加值来衡量农业生产率,估计农业生产率对二元边际的影响为正。
4.多边阻力MER。本文采用的多边阻力主要根据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贸易数据及GDP计算得到,计算公式为:
ab=EabEbaEaaEbb
其中Eab指a国对b国的总出口,Eba指b国对a国的总出口,Eaa和Ebb分别指a、b两国的国内总销售,即a、b两国的GDP与各自对世界总出口之差。根据以前的文献研究,估计多边阻力对集约边际无正向作用,而对扩展边际的作用为正。
(三)VAR实证分析
1.ADF单位根检验。在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前需对系统中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计量经济中一般采用ADF检验方法对研究问题的相关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检验其平稳性。为避免存在异方差现象,所有变量采用对数形式,本文分别对LNEM、LNIM、LNFC、LNGDPR、LNEFI和LNMER进行ADF检验,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来看,在1%的显著水平下,LNEM、LNIM、LNFC、LNGDPR、LNEFI和LNMER都不是平稳的时间序列,而在5%的显著水平下,LNEM的ADF检验值-2421517, 百拇医药(杨逢珉 韦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