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考趣 > 正文
编号:13100585
杜甫三做卖药郎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9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700期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的美誉。杜甫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35岁的杜甫来到长安,也参加了考试。本想通过考试施展政治抱负的杜甫,却被奸相李林甫所害。由于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好在古代文人大都兼学医理药理,因此杜甫也懂医药学,他一生种植药材,科举失意、贫困之时正可以用这门“手艺”来养家糊口。好在杜甫人缘好,在长安朋友的接济下,加上卖药尚能保证三餐温饱。这是杜甫的第一次做卖药郎。

    雪上加霜的是,后来处于安史之乱中的杜甫,生活完全失去保障。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杜甫这位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竟然带着家人四处颠沛流离,经常是肚子难以填饱,身体逐步衰弱多病。当流落到甘肃落脚后,为了养家糊口,杜甫只得再次重操旧业,而且“队伍”壮大,发动妻儿一起种药、采药、制药、卖药以谋生,正是“晒药能无妇?应门亦有儿”。这是杜甫第二次做卖药郎。

    事不过三,厄运连连。公元770年,杜甫只身漂泊长沙。此时的杜甫,穷得在陆地上已没有安身之所,只能晚上在渔船上度过。贫病交加的杜甫只能白天在鱼市中和贫困的老人一起谋生,设药摊,靠卖药维持残生。但是,鱼市中基本上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困人士,很多人付不起药费,药摊生意清淡,常常一天下来挣不到一顿饭钱。这是第三次做买药郎。是年,杜甫病逝在船上,终年59岁。 (上海 邬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