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消化系统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 佝偻病 > 正文
编号:13200826
佝偻病的诊断
http://www.100md.com 2017年7月20日
     佝偻病,俗话又叫驼背,是一种最终以骨骼表现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儿童营养性佝偻病是因为维生素D或(和)钙摄入不足导致血钙下降,引起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破骨细胞释放骨钙入血,同时肾小管重新吸收磷水平下降,导致钙、磷在骨骼沉积异常,最后引起骨生长板和类骨质矿化异常,导致一系列骨骼改变。

    佝偻病的主要表现

    不同年龄段孩子在佝偻病的不同时期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佝偻病没出现骨骼改变之前叫佝偻病早期。孩子可能表现为容易受惊吓,脾气不稳定,喜怒无常,汗多,此时检查血清可能发现血钙正常(因为成骨细胞释放骨钙入血)、碱性磷酸酶升高、25羟维生素D3水平下降。如果出现骨骼改变就叫佝偻病极期了(就是最厉害的时候),除了之前的神经系统症状加重之外,还会合并骨质改变。

    3个多月的宝宝主要表现为颅骨软化,头上的骨头轻轻一压像乒乓球一样,可以凹陷;8~9个月的宝宝可以出现方颅、肋外翻、鸡胸和肋骨串珠;1岁后会走路的孩子会出现O形和X形腿。通过治疗,佝偻病进入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后遗症主要表现为骨骼遗留改变,X形腿、O形腿、鸡胸、肋外翻,多见于3岁以上的孩子。

    佝偻病的诊断

    如果孩子在阳光不充足和户外活动少的情况下,没有补充维生素D,而且孩子从食物中摄取的钙不能满足生长发育所需,出现神经系统表现(易惊醒、易怒、易出汗),伴随骨骼改变,如方颅、肋骨串珠、肋外翻、X形腿、O形腿等,抽血检查提示25羟维生素D水平、血钙水平、血磷水平下降,而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升高,拍片看到长骨干骺段骨样组织增生毛糙,呈杯口样改变,就可以确诊了。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儿童康复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