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396032
小儿急腹症的诊疗特点
http://www.100md.com 2017年8月1日 医药卫生报
     河南省人民医院 张书峰

    小儿急腹症是指患儿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发病急骤,病因复杂,病情多变,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导致误诊。若不及时治疗,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小儿急性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相对于成年人较少见,在新生儿期极其罕见,3岁以下特别是1岁以内的阑尾炎患儿很少见,5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率逐渐增高,6~12岁达到高峰。由于小儿自身的特点,年龄越小,临床表现越不典型,误诊率和穿孔率均较高,腹痛为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由于小儿盲肠的移动性较大,阑尾位置不固定,阑尾炎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较少见。当全腹部出现疼痛时,往往阑尾已坏疽穿孔,且造成弥漫性腹膜炎。由于发病急,进程快,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很快出现败血症、休克甚至死亡。

    结合一般临床表现、血常规、腹部彩超,大部分患儿都能得到准确的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一旦发病,原则上都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一味追求保守治疗可能会适得其反。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现已在儿童患者中常规开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现已成为首选治疗手段。
, 百拇医药
    小儿急性肠套叠

    急性肠套叠是婴儿期一种特有的疾病,1岁以内多见,4~10个月最常见,2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率逐渐降低。从发病季节来看,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这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及回肠淋巴结病毒感染有关,再加上饮食改变等,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容易引起肠套叠。

    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表现较为典型,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不明原因的突然发作的哭闹,每次发作一二十分钟,发作时面色苍白,四肢抽动,异常痛苦,家长用进食或玩具等也不能使小儿平息下来,然后出现一段安静期,此时平息如常,接着出现剧烈哭闹,如此反复发作;接着出现呕吐,呕吐往往伴随腹痛发生,频繁且剧烈,发病早期是反射性呕吐,呕出物为胃内物,后期是梗阻性呕吐,呕出物为肠内容物。有时呕吐症状较阵发性腹痛出现早,当患儿出现不明原因的呕吐时,也要警惕肠套叠的可能性。

    果酱样大便也为肠套叠患儿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发生率可达80%以上,一般发生在腹痛发生后的8~12小时,可多次排便。
, http://www.100md.com
    当患儿出现阵发性哭闹不安、呕吐、果酱样大便及上腹部腊肠样包块时,应该考虑该病诊断。当有一部分患儿症状不是特别典型,以单发表现出现时,也应警惕肠套叠可能,可通过腹部彩超明确诊断,彩超可见典型的同心圆征,靶环征或岛屿征。

    诊断明确后,可根据患儿发病时间的长短选择治疗方法。如果患儿发病时间不超过48小时,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但空气灌肠复位过程中如果压力过大,可能出现肠穿孔;如患儿病程超过48小时,或情况较差时,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术中医生需要仔细观察肠管情况,如肠管血运及功能尚可,则手法复位,反之则需要切除坏死肠段。

    小儿腹股沟嵌顿疝

    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是指腹腔脏器通过疝环进入疝囊后无法自行复位而停留在疝囊内造成的急性肠梗阻,是小儿腹股沟疝严重的并发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常可发生绞窄性肠梗阻。女孩疝囊内容物为输卵管及卵巢时,可出现附件缺血性坏死。
, http://www.100md.com
    患儿腹股沟疝发生嵌顿时,腹股沟区或阴囊区会出现痛性包块,小儿哭闹不安,以后逐渐出现恶心呕吐,停止排气及排便等症状,当腹股沟区或阴囊区出现不能自行复位的疼痛性包块时,尤其出现血便及中毒症状时,则多提示肠管已经发生坏死。

    对于病程在12小时以内的嵌顿疝患儿,一般不急于手术,可先进行手法复位。复位成功者,24~48小时水肿消失后再进行手术。如果患儿手法复位失败或嵌顿时间超过12小时,需要紧急手术治疗,术中需要仔细观察肠管或输卵管、卵巢的血运情况,出现坏死需要切除。

    (本报记者冯金灿整理)专家名片

    张书峰,河南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外科基本功扎实,擅长各种小儿先天性畸形、肿瘤及后天性疾病的治疗,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肛门闭锁、肝胆系统畸形、上下消化道出血、复杂血管瘤及各种良恶性肿瘤及斜(直)疝有深入的研究;主编及参编小儿外科论著3部,发表论文30余篇,连续3年获得河南省人民医院新技术、新业务奖励,现主持多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