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医中药快讯 > 正文
编号:13200866
安阳:中医药博物馆 姚家膏药 蓍草园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12日
     安阳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众多,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让我们来看看安阳的中医药博物馆、姚家膏药、蓍草园——

    马同长中医药博物馆

    马同长是安阳市脉管炎医院的院长,出身中医世家,从13岁开始从父亲那里接受中医的影响,创办了国内第一家脉管炎专科医院。

    30多年前,马同长的母亲患了肺癌。为了挽救母亲的生命,他根据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从自己收藏的药物中挑选了几种配伍成方,熬制成汤药后,给母亲服下。没有想到,奇迹竟出现了,母亲逐渐康复,病情痊愈了。

    正是这件事,给了马同长以启发,那就是作为一名中医,仅仅懂医是不够的,一名合格的中医,必须对各种各样的中草药烂熟于心。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踏遍青山寻芳草。

    当时,他已经积累了一些资金,但面对一个个昂贵药材,仍无力收购。为了获得这些难得的药材,他用诚心去打动拥有者。每到一个地方,他都免费看病,尤其是面对生活在偏僻深山里的农民,他更是热情有加,精心医治。正是一次次在偏僻深山治愈患者的过程中,他深深打动了当地的山民,山民们发自内心地积极热情地帮他寻找药材标本,并免费为他搬运那些硕大的药材。功夫不负有心人,日久天长,马同长积累了大量的稀有贵重药材。

    马同长的收藏之路是漫长而艰辛的。正是他对药材的痴迷和超强的韧劲,使他现在拥有几十名药材信息员,无论在哪个地方,只要发现稀有药材,这些信息员就会第一时间给他打电话,他便即刻到达现场,不惜花巨资、费尽周折,将药材运回河南。

    马同长中医药博物馆坐落在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的中草药博物馆,馆内有3000多件动植物标本,有西藏雪灵、巨型肉桂、美人鱼骨及外域的千年野生灵芝王、高至天花板的巨型沉香树干,以及数百幅药用动植物彩照。

    姚家膏药

    姚家膏药创制于明末清初,创始人为姚本仁。姚本仁,原籍江西建昌府南城县,自幼钻研医术,早年远游行医。有一次,他行至安阳时,将一个已入棺送殡的少妇救活,被人们誉为“姚神仙”。崇祯七年,封居安阳的赵恪王闻其医术高明,便任命其为赵王府良医所医正。后来姚本仁辞离赵王府,在少林寺与晓山禅师共同研制主治跌打损伤的膏药,主要原料是麝香、乳香、没药、血竭、当归、木瓜等20多种名贵药材。姚本仁在黄河以南广为布施,一用辄验,颇有盛誉。顺治年间,因姚本仁名震遐迩,被清政府赐太医院侍医。

    其后,姚本仁归老于邺(今安阳),居住在安阳市区鼓楼后街东头大槐树院内,开姚家膏药铺,铺名宗黄堂,铺前高悬“太医正传”巨匾,世代相传。

    旧时的姚家膏药立下家规:传子不传婿,传媳妇不传闺女,处方配伍、制作工艺严格保密。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1956年,国家投资扶持宗黄堂,姚家献出秘方,公私合营成立了安阳膏药厂,1984年更名为河南省安阳商都制药厂,1996年,被国家授予“中华老字号”企业称号。20世纪80年代,安阳膏药厂担负了唯一代表河南的膏药出口任务;2000年,引进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并通过股份改制正式组建安阳中智药业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该公司通过国家GM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目前,该公司在中国唯一拥有“少林寺”商标医药类使用权。

    由于组方独特效果突出,3种以“安阳”为名的膏药(安阳精制膏、安阳膏药、安阳固本膏)被国家《药典》收藏,药方经久不衰。从明清至今,源远流长的膏药文化具有近400年发展史,安阳膏药凭借优良的质量与千万风湿骨痛患者的口碑而声名远播。

    羑里城蓍草园

    出安阳往南约行20公里,便到了羑里城,又称文王庙,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蓍草园位于大殿右后侧演易台前。

    在我国古代,占卜所用的草,就是传说中神异的蓍草。除了《易传》中记载了用蓍草占卜的古老方法,其他著名的典籍中也有对蓍草的评说。而蓍草占卜也就成了易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常说“医易同源”,因为易学阐述事物阴阳动静变化的道理,中医学阐明人体阴阳盛衰消长的机制,正如张景岳所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和 “医易相通,理无二致”。两者同源于对事物阴阳变化的认识,故称“医易同源”。隋唐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更是强调了医易关系的重要性。术家所谓“医卜星相”,皆易之支流,直接表明了易学对于中医学理论形成、发展的指导作用。因此,中国古代许多著名医学家都非常重视对易学的研究。

    易学阐述天地万物阴阳动静变化之理,强调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的一般规律,同时也是生命运动的规律。在易学的影响下,中医学始终是在一个宏观的整体的时空条件下来认识人身所发生的一切,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我们可以从中医的经典《黄帝内经》中找到诸多例证。如《周易·乾卦》记载:“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黄帝内经·素问》记载:“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生,五运终天”。《周易》记载:“一阴一阳之为道,夫易开物成务,昌天下之道,乾称父,坤称母”。《黄帝内经》记载:“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可以看出,《黄帝内经》深受《周易》思想的影响,医易相通,两者关系密切,互为体用。 (河南省中医管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