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00911
沁阳神农山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1月28日
     沁阳历史悠久,古迹众多, 是全国首批认定的“千年古县”,是历史文化名城。今焦作一带在晋朝时为河内郡,明清时改称怀庆府,治所均在河内县(今沁阳市)。怀庆府所辖之河内、孟县、修武、武陟、温县、济源等均位于黄河与太行山所形成的形似牛角的“牛角川”内。因这一地区古称“覃怀”,后又有“怀州”“怀庆”之称,故又称“怀川”。

    《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搜神记》云:“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说的都是我们所熟知的神农尝百草的故事。那么,这位医药学的先驱在沁阳的神农山又留下了哪些传说呢?

    追寻神农之踪

    神农山位于沁阳市城区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麓。乾隆年间编纂的《怀庆府志》,有“垅实自于炎农”的记载。这里不仅是神农氏尝百草、辨五谷、设坛祭祀的圣地,也是道教创始人老子炼丹升仙之所在。同时,韩愈、李商隐等历代文人都曾在此留下传世佳作。这座自然与人文兼具的山峰,吸引着人们迫不及待地赶来,追寻神农氏之踪,感受中医药文化之美。

    一进神农山,迎面而来的是神农文化广场,正中间矗立着神农氏的塑像,高9.9米,重29吨,用纯铜打造。整个广场分三层,寓意天、地、人三界;主坛有4个登坛步道,寓意一年有四季;祭坛周围有12块包括神农尝百草和神农祭天等讲述神农氏生平事迹的浮雕,寓意一年有12个月;祭坛底层的环坛路共24圈,寓意24个节气;每圈由365块青石铺成,寓意一年有365天。

    在神农文化广场北面,是专门供奉炎帝神农氏的炎帝祠。炎帝神农氏辨五谷,制耒耜,创农耕,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被人们千古传诵。

    神农坛怀古

    相传太上老君曾在神农山紫金顶筑炉炼丹。峰顶常年紫气环绕,金光流溢,与南顶武当山并誉海内外。紫金顶上还有一个长、宽、深约1米的石坑,相传是伏羲氏卧听风声、悟画八卦之处,故名“八卦坑”。

    在紫金顶最高、最宽处,便是气势恢宏的神农祭天坛,东西宽30米,南北深22米,呈椭圆形。神农祭天的主要内容与农业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一是谢祭上天赐予他智慧,使他教民树艺五谷,制麻为衣,人民衣食有源,从此农业兴起;又使他辨认出百草性味,疗民疾苦,从此减少病痛和死亡。二是祈祷上苍,风调雨顺,保佑天下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渔猎多获,人民丰衣足食。三是恳望天神禳除民间灾祸,赶走狂风暴雨、大旱、山崩、地震、瘟疫之魔。据《怀庆府志》载:“择爽之地建社稷坛,均北向,岁以春秋仲月上戌日为民祈报。”多位考古专家、建筑专家来到神农山实地考察,他们认为,神农坛的建造历史要早于北京天坛,可以称为“中华第一坛”,炎帝神农氏创造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合婚石与始祖峰

    在云阳河的拐弯处,有一块特别的石头,当地人称“合婚石”,是根据伏羲和女娲的传说而命名的。相传上古时期,天地之间只剩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为了繁衍后代,伏羲提出和女娲成亲,女娲不同意,但仔细想想,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说“成亲可以,但必须上合天意,下顺地理”。于是二人在东西山头各点燃两堆山火,两股青烟,袅袅升起,在云阳河谷上方互相缠绕,直冲云霄。天意已明,女娲又提出从山顶往山下滚石头,若滚下的石头能结合在一起,就算下顺地理。他们把两块大石从山上推下,结果石头在河底相撞,牢牢地合在一起。于是,伏羲、女娲就此结为夫妻。为了纪念此事,人们就把他们滚下山谷的那块巨石称为“合婚石”。这块石头至今仍保存在云阳河谷底,中间有一道青纹,一边是龙纹,一边是蛇纹,分别代表伏羲和女娲。如今,很多情侣来到这里,祈福能够永远相爱。

    再往前走,展现在面前的是始祖峰,因伏羲而命名。始祖峰平地而起,巍然屹立,展现了一种阳刚之美。无独有偶,在威武挺拔的始祖峰旁边有一个阴柔秀美的女娲洞相依相伴。洞体为蛇形,从外到里,越来越细,蜿蜒入山,深不可测。始祖峰和女娲洞,一阳一阴,相映成趣,象征着人类的生命之源,代表了人们的美好祝愿,当地一些多年不孕不育的男女常来这里求子祈福。

    四大怀药的传说 神农山中的野菊花

    从始祖峰到一天门之间有一条长约1.5公里的峡谷,名叫桃花溪,又名西贝涧。据介绍,每逢阳春三月,满溪桃花盛开,形成一幅天然的长轴画卷。而阴雨季节,桃花溪流水滴瀑,雾气茫茫,登山之行犹入仙境。唐朝文学家韩愈当年经此,就被这里的风光所吸引,挥毫赋诗《题西贝涧》一首,诗中写到“千峰万壑不可数,异草幽花几曾见。幽泉间复逗石侧,喷珠漱玉相交喧”,对桃花溪的风光做了精彩的描写。太行山虽属干旱地区,但由于神农山地处太行山南沿,在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段,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既阻挡西北寒流的侵袭,又截留了东南沿海暖湿气流,形成独特的小气候,降雨量较平原偏多,四季分明,潺潺流水,终年不竭。这样的气候,非常有利于动植物繁衍生息。这里动物种类繁多,有陆栖脊椎动物260多种,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国家二类珍稀野生保护动物太行猕猴。

    相传炎帝神农氏曾身患重病,他带领文武百官和家眷,跋山涉水,广走民间,寻求良方。神农氏一行来至怀川时,当看到绿叶如盖、花团锦簇的美好景色和秀丽奇绝的灵山(今之神农山)风光时,大发感叹:“真乃神仙福地,药山矣!”遂在此辨五谷尝百草,登坛祭天,终得四样草根花蕊和水服之,不日痊愈。又令山、地、牛、菊四官护值,因人而得名“山药、地黄、牛膝、菊花”,后来就成了著名的“四大怀药”。显然这只是个美丽的传说。不过,在沁阳神农坛景区的老君洼一带,至今还保留有“山药沟”“地黄坡”“牛膝川”“菊花坡”等古地名。

    在神农山,有不少与炎帝神农氏密切相关的自然地名及源远流长的民间传说。如神农山自山西高平南出太行,向怀川拓展时走过的长约12公里的神农故道,神农氏在神农山尝百草辨五谷的百草坡、五谷畦,还有鐝头沟、碓臼沟、磨盘岭等。尤其在号称“中天玉柱”的神农峰顶上,由南而北排列的神农殿、虚皇殿、太极池、八卦坑、神农坛、拜月坛和玄坛,每一处都有与神农氏相关的动人传说。

    神农谷地百草丰

    先祖神农氏遍尝百草的地方叫神农谷,到处都弥漫着中草药的气息。人们说:神农谷里走一遭,百病不治自己消。神农山植被覆盖率高达90%以上,被称作“天然氧吧”。

    神农谷峰峦叠嶂,沟谷纵横,植被茂密,有许多古老树种,如侧柏、黄栌、鹅耳栎、领椿树等,树龄均在数百年至一千年以上。也有很多稀有树种,如我国特有的山柏树、华北特有的马荆刺,本地特有的太行榆、太行花等。

    神农谷里的中草药有800种之多,如柴胡、山参、鸡头参、土蓝、连翘、金银花,在途中均可看见。据说由于草药品种多、药效好,所以药王孙思邈、药仙刘自然都曾在这里采过药。

    (河南省中医管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