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C > 颤证 > 正文
编号:13256497
王淑玲治疗颤证经验浅析

     王淑玲主任医师为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河北省第二、三、四批,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勤于临床,喜用经方,不薄时方,用药灵活,笔者有幸跟随王淑玲临证学习,受益匪浅,兹对颤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进行归纳,并重点介绍了王淑玲主任医师临床验案以飨读者。

    病名考证

    颤证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在中医经典文献中对应的病名大致有颤振、颤震、颤掉、颤症、颤抖、振摇、震掉、震抖、震栗、脑风、肝风、内风、风病、拘挛、拘病、掉眩、虚损、摇动、摇头风、头摇、筋痹、振颤等几十种,主要依据症状命名,凡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都可以将其称为颤证。中医学的“颤证”多见于西医学中的多种锥体外系疾病所致的不随意运动病症,除帕金森病外,还可见于帕金森综合征、病毒性脑炎、肝豆状核变性、小脑病变的姿位性震颤、特发性震颤、手足徐动症、痉挛性斜颈和舞蹈症以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多种疾病。

    病因病机

    肝风内动 风火相乘

    颤证以肢体抖动为主要症状,属风象,《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云:“风胜则动。” 由此说明,内经时代已经认识到一切风胜、掉眩病与肝密切相关。盖因肝属木,木盛则生风、生火,且肝主筋脉,故肝阳上亢化风,筋脉失于约束,发为颤证。张景岳《类经·六气之复病治》:“掉为颤掉,眩为眩晕,风淫所致也。”明代·楼英《医学纲目·颤振》:“颤,摇也;振,动也。风火相乘,动摇之象。” 清代张璐《张氏医通·诸风门·颤振》曰:“颤振则但振动而不屈也。亦有头动而手不动者。盖木盛则生风生火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90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