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补益汤 > 补气 > 补中益气汤
编号:13397136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眩晕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19日 医药卫生报
     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 刘洪峰

    病例:李某,女性,61岁,2016年9月17日初诊。半个月来,李某头晕持续、昏沉不清,重时如坐舟车、视物动摇、乏力倦怠、四肢酸楚,不能正常生活工作,不思饮食,大便不畅,测血压95/65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

    查体:患者神志清、面色萎黄、唇甲苍白、气短懒言、舌淡胖苔白、脉细无力。头颅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未见明显异常,经颅多普勒显示脑动脉硬化。

    诊断:眩晕(气血亏虚挟湿)。

    治则:补益气血,健脾燥湿。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24克,党参35克,炒白术18克,茯苓24克,升麻10克,当归21克,川芎30克,白芍24克,清半夏10克,陈皮18克,砂仁12克,木香15克,生大黄10克,焦三仙各30克,炙甘草10克。

    每日1剂,水煎服,共5剂。

    二诊:眩晕大减,精神好转,纳食增加,但乏力多寐,晨起时有口干、舌淡,苔白,脉沉细。

    方用:上方去术香、砂仁,加麦冬20克、酸枣仁24克。共7剂。

    三诊:诸症继续好转,仍稍有倦怠,但不影响正常工作。上方继服10剂,并嘱饮食调养。

    按:患者年过半百气血不足,脑失所养则头晕目眩;血虚则面色萎黄,唇甲苍白;脾失健运则纳减体倦;脾土虚弱,湿淫于内,脾主四肢,湿流关节则四肢酸楚;脾虚传化失司,又湿性趋下故大便黏滞不爽、舌淡胖为脾虚之证,苔白脉细无力均为气血亏虚之证;方中党参、白术、茯苓、清半夏、砂仁、木香和炙甘草健脾燥湿;升麻、陈皮升举阳气;当归、川芎、黄芪、白芍补益气血;全方共为补益气血,健脾燥湿止眩晕。此方可使气血足,脾运得健,而眩晕可愈。,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 眩晕(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