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K > 口干 > 正文
编号:13254690
口干舌燥原因多 ——成语“口干舌燥”释疑

     口干舌燥是用来形容说话太多,以致口舌干燥的成语。现实生活中,没有过口干舌燥体验的人,几乎找不到。

    为什么会口干舌燥?

    大多数情况下的口干舌燥是生理性的,比如天气太热、出汗太多、长时间没有喝水等导致体内缺水。这种情况导致的口舌干燥可以通过喝水或补液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但是,一直或经常都有口干舌燥的感觉,通过喝水和补液得不到缓解就要考虑病理性的情况了,如糖尿病、肺结核、干燥综合征、严重贫血、呕吐腹泻脱水、口腔黏膜病变、恶性肿瘤化疗或局部放疗、呼吸不畅导致的张口呼吸等,都可以引起口干舌燥。中医认为,下列一些原因可以引起口干舌燥。

    阴虚内热 任何原因耗损体内阴津都可以引发内热。比如久病、剧烈运动、熬夜等都可以致使人体阴阳失去平衡,呈阴虚状态,产生内热。阴虚内热的患者除口干舌燥外,还可伴有盗汗,午后潮热,两颧发红,舌色干红,脉搏细数等症。

    外感风热 因为风热入体,损伤津液,也会出现口干舌燥的表现。风热感冒的患者,常有喝大量的水还是感觉焦渴的感觉,同时可能出现发热、怕风的症状。

    湿热内蕴 长期接触或居住潮湿的地方、情绪失调、常食肥甘厚腻等都可以导致湿热发生,表现为口干舌燥、全身困重、舌苔黄而腻、脉滑数,一些人有肝区胀痛不适和下体湿疹等症状。

    胃火炽盛 如果不注意饮食,长期吃肥厚甘醇和香燥的食物,就会损伤脾胃,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或胃火上炎。因为胃火盛,特别渴望喝大量的冷饮,口干同时伴有烦躁易怒,大便干燥,小便黄赤,面色发红,舌红,脉实有力。

    如何防治口干舌燥

    了解口干舌燥的诸多原因,我们就应积极防治。比如不过多讲话,不过多吐口水,治疗各种慢性病,治疗引起呼吸不畅的各种毛病以避免张口呼吸,避免过于操劳和房事过度引起的肾阴亏损,避免情志不舒造成的肝阳上亢,避免外感,避免因过度饮食燥热食物引起的胃火偏盛,都是积极的防治措施。对于已经有不明原因口干舌燥的人,一定要请医生帮助查找病因,早日辨证施治。

    日常生活中,巧用一些食药两用的食物对口舌干燥有辅助治疗作用,比如常喝淡蜂蜜水,喝枸杞水或莲子芯水,多吃米粥、豆浆,萝卜、莲藕、荸荠、梨等养阴清燥的食物也有助于滋润口舌。(邓玉霞) (邓玉霞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