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病动和平 临证创八法
张磊,幼上私塾,诵读经史,受儒学之熏陶,奠定了深厚的古文基础。18岁师事于当地老中医张炳臣门下,1958年考入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张磊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崇尚致中和平,精心研读《内经》《伤寒论》等经典,博采百家之长,勤于临床探索,在几十年的教学和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精湛的医术。他遵《内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盛,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之旨,在临证中对“异病同因”“ 异因同病”“复症多因”的复杂病症,明辨求本,洞悉症结,求其所主,或攻补兼施,或温凉同进,或标本先后,或主次逆从。有常有变,知常达变,有缓有急,层次井然,皆可法可从。创立了具有临证特色的八法:疏利法、涤浊法、轻清法、灵动法、运通法、燮理法、达郁法、固元法。张磊在长期的教学和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加之治学严谨、医理纯熟、医术精湛,形成了独特的“动”“和”“平”学术思想。
学术五观
张磊精心研读了四大经典,并广采百家之长,勤于临证实践,形成了独特的“动”“和”“平”学术思想,即和态下的运动发展观、和态失常的疾病发生观、病证变化的动态观、动态的和平辨治观、动态的求本治本观、临床用药的动和平观。
和态下的运动发展观
张磊认为,正常情况下,人与自然、人体自身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和态”,即和谐状态下的运动发展变化。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矛盾的结果,而且事物都是在局部不平衡的运动中求得总体平衡、生存与发展。人的机体之所以能够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就是阴与阳相互制约、相互消长取得统一,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和态。人体的和谐平衡,是发展着的平衡,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机能上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协调状态,即动态平衡,是“动”的“和态”“平态”。
和态失常的疾病发生观
运动过程中的和态,是人体生命维持正常的保证,是生命运动向前发展的基础。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人体生理机能和态被破坏的结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842 字符。
学术五观
张磊精心研读了四大经典,并广采百家之长,勤于临证实践,形成了独特的“动”“和”“平”学术思想,即和态下的运动发展观、和态失常的疾病发生观、病证变化的动态观、动态的和平辨治观、动态的求本治本观、临床用药的动和平观。
和态下的运动发展观
张磊认为,正常情况下,人与自然、人体自身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和态”,即和谐状态下的运动发展变化。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矛盾的结果,而且事物都是在局部不平衡的运动中求得总体平衡、生存与发展。人的机体之所以能够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就是阴与阳相互制约、相互消长取得统一,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和态。人体的和谐平衡,是发展着的平衡,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机能上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协调状态,即动态平衡,是“动”的“和态”“平态”。
和态失常的疾病发生观
运动过程中的和态,是人体生命维持正常的保证,是生命运动向前发展的基础。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人体生理机能和态被破坏的结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8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