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手术有个黄金期
中国流行病学结果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中大约有1.7%患有帕金森病。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预测,2030年中国的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500万。
帕金森病发病危险因素主要是年龄、遗传、环境因素,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中5%~10%为家族性帕金森病;环境因素中,一些化学物质也有可能是帕金森病的致病因素之一;严重的脑外伤可能增加患帕金森病的风险。
帕金森病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尤其针对有发病危险因素的人群,警惕早期症状,争取在发病最早期就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可有效改善疾病症状。
帕金森病有运动类症状,出现运动迟缓,加上静止性震颤或肌强直中的任意一项,即可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运动症状还包括步态障碍、吞咽障碍、说话小声等。非运动症状多种多样,如情绪低落、焦虑,睡眠障碍,认知障碍,幻觉,频尿,低血压,浮肿,发汗异常,疼痛,肢体麻木,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低下、恶心、呕吐、便秘等。
经临床明确诊断帕金森病后,绝大多数患者都以药物治疗为主。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剂末现象”和“开关现象”开始显现。“剂末现象”指病人服药后短时间症状最轻,几小时后症状逐渐加重,直到再次服药后,症状又减轻。多数患者服药1~3年后开始出现这种症状波动,药物有效时间逐渐缩短。“开关现象”指帕金森患者突然出现症状加重、全身僵硬,未经任何治疗症状在数分钟后又突然消失,病情时好时坏。“开关现象”随时随地出现,与服药时间和剂量无关。
当药物治疗过了“蜜月期”,应及早考虑接受外科干预,抓住手术治疗的“黄金期”。一般明确诊断帕金森病2~3年后,为手术治疗的“黄金期”。外科干预手段主要通过在患者体内植入可调可控的装置,根据疾病变化调整刺激器的参数,让症状控制在最佳状态。手术干预治疗的疗效也随时间延长而递减,但目前临床随访数据表明,手术疗效至少10年以上。
目前针对帕金森病有一些先端治疗方法,如细胞移植治疗(iPS细胞等)、基因治疗、神经细胞保护疗法、免疫疗法等,但这些方法都处于实验性的探索阶段,疗效尚不明确。
通过临床试验与研究发现,很多日常护理项目可改善帕金森病症状,重点提出5条建议:
运动。有文献报道,运动对帕金森病有益。运动方式包括多种,如定期去健身房、做康复、散步、慢跑等。
睡眠。帕金森病患者因尿频夜间会多次醒来。由于多巴胺在睡眠时会分泌,所以良好的睡眠非常重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必要时可服用安眠药。
旅行。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参加旅行,调节心境,促进多巴胺的分泌。
心理调节。患者应以改善生活品质为目标,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部分患者伴有抑郁症,应及早进行心理干预。
参加社会活动。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合唱、舞蹈、手工等趣味活动。易疲劳为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之一,药物治疗不能完全缓解此症状,因此感觉疲劳时应适当休息。▲(本讲座由本报记者汪颖整理) (主讲人: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王 梅)
帕金森病发病危险因素主要是年龄、遗传、环境因素,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中5%~10%为家族性帕金森病;环境因素中,一些化学物质也有可能是帕金森病的致病因素之一;严重的脑外伤可能增加患帕金森病的风险。
帕金森病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尤其针对有发病危险因素的人群,警惕早期症状,争取在发病最早期就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可有效改善疾病症状。
帕金森病有运动类症状,出现运动迟缓,加上静止性震颤或肌强直中的任意一项,即可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运动症状还包括步态障碍、吞咽障碍、说话小声等。非运动症状多种多样,如情绪低落、焦虑,睡眠障碍,认知障碍,幻觉,频尿,低血压,浮肿,发汗异常,疼痛,肢体麻木,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低下、恶心、呕吐、便秘等。
经临床明确诊断帕金森病后,绝大多数患者都以药物治疗为主。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剂末现象”和“开关现象”开始显现。“剂末现象”指病人服药后短时间症状最轻,几小时后症状逐渐加重,直到再次服药后,症状又减轻。多数患者服药1~3年后开始出现这种症状波动,药物有效时间逐渐缩短。“开关现象”指帕金森患者突然出现症状加重、全身僵硬,未经任何治疗症状在数分钟后又突然消失,病情时好时坏。“开关现象”随时随地出现,与服药时间和剂量无关。
当药物治疗过了“蜜月期”,应及早考虑接受外科干预,抓住手术治疗的“黄金期”。一般明确诊断帕金森病2~3年后,为手术治疗的“黄金期”。外科干预手段主要通过在患者体内植入可调可控的装置,根据疾病变化调整刺激器的参数,让症状控制在最佳状态。手术干预治疗的疗效也随时间延长而递减,但目前临床随访数据表明,手术疗效至少10年以上。
目前针对帕金森病有一些先端治疗方法,如细胞移植治疗(iPS细胞等)、基因治疗、神经细胞保护疗法、免疫疗法等,但这些方法都处于实验性的探索阶段,疗效尚不明确。
通过临床试验与研究发现,很多日常护理项目可改善帕金森病症状,重点提出5条建议:
运动。有文献报道,运动对帕金森病有益。运动方式包括多种,如定期去健身房、做康复、散步、慢跑等。
睡眠。帕金森病患者因尿频夜间会多次醒来。由于多巴胺在睡眠时会分泌,所以良好的睡眠非常重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必要时可服用安眠药。
旅行。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参加旅行,调节心境,促进多巴胺的分泌。
心理调节。患者应以改善生活品质为目标,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部分患者伴有抑郁症,应及早进行心理干预。
参加社会活动。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合唱、舞蹈、手工等趣味活动。易疲劳为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之一,药物治疗不能完全缓解此症状,因此感觉疲劳时应适当休息。▲(本讲座由本报记者汪颖整理) (主讲人: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王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