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张震 论中医学术特色与优势
国医大师张震,论中医学术特色与优势,中医学术之理论特色,统一与平衡的生理学理论,气机失常的病理学理论,重视个体化的诊断学理论,中医学术之现实优势,彰显特色,弘扬优势
中医临床诊疗实践的最大特色是在识病的同时辨证论治。
中医在顾护脾肾先后天的基础上,整体调节的思想在防治难治性疾病、复杂性疾病、功能性疾病等方面有自身优势和特色。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观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中医学术之理论特色
中医理论体系是在漫长历史里,大量的社会医疗实践过程中,历代医家们根据不断观察、反复探索,通过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等思维方法,逐渐综合概括形成的。经过了千百年实践的检验显示出其正确性,并有所发展创新。
统一与平衡的生理学理论
人与自然界是难以分割的共同体,人的生命活动在相当程度上受着自然力量的支配和影响。《黄帝内经》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与社会环境也是统一的,人们由于社会地位、生活条件、饮食情况、适应能力等的不同,在体质上出现差异。
人体自身的统一与阴阳的动态平衡是生命健康的基石。中医学认为人身是阴阳矛盾的统一体,在生理状态下保持着人体形质与功能的统一与协调。
人体阴阳各项生理机能的动态平衡与协调,是依靠人身气机的升降、出入、消长、转化、循环活动的正常运行而实现。就脏腑总的功能活动规律和趋势而言,则又与其在身体内所处的位置有关。反之,“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黄帝内经》曰:“升降出入……四者之有而贵守常”,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之气亦不离阴阳,二者处于动态平衡和谐之中。
气机失常的病理学理论
邪气能否使人发病与人体内之正气盛衰有关。因此《黄帝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当气机之升降因紊乱而失司时,则该升者不升反降,应降者不降而反升,则脏腑气机逆乱不顺。若三焦之气机转化失常则新陈代谢障碍而紊乱,致摄入体内之水谷精微不能转化为生命所需的营气、卫气、水津诸液等,反而酿成痰饮、湿浊等能危害人体的病理产物。若气机紊乱引起循环不畅,则血滞成瘀为害更劣。正邪交争,人体气机紊乱导致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发生极其复杂的病理变化。
重视个体化的诊断学理论
长期以来,中医诊察病证都是依靠前人积累的经验和认识成果,通过医者自己的思维和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对患者望神色、闻气味、问病情、诊脉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922 字符。
中医在顾护脾肾先后天的基础上,整体调节的思想在防治难治性疾病、复杂性疾病、功能性疾病等方面有自身优势和特色。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观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中医学术之理论特色
中医理论体系是在漫长历史里,大量的社会医疗实践过程中,历代医家们根据不断观察、反复探索,通过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等思维方法,逐渐综合概括形成的。经过了千百年实践的检验显示出其正确性,并有所发展创新。
统一与平衡的生理学理论
人与自然界是难以分割的共同体,人的生命活动在相当程度上受着自然力量的支配和影响。《黄帝内经》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与社会环境也是统一的,人们由于社会地位、生活条件、饮食情况、适应能力等的不同,在体质上出现差异。
人体自身的统一与阴阳的动态平衡是生命健康的基石。中医学认为人身是阴阳矛盾的统一体,在生理状态下保持着人体形质与功能的统一与协调。
人体阴阳各项生理机能的动态平衡与协调,是依靠人身气机的升降、出入、消长、转化、循环活动的正常运行而实现。就脏腑总的功能活动规律和趋势而言,则又与其在身体内所处的位置有关。反之,“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黄帝内经》曰:“升降出入……四者之有而贵守常”,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之气亦不离阴阳,二者处于动态平衡和谐之中。
气机失常的病理学理论
邪气能否使人发病与人体内之正气盛衰有关。因此《黄帝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当气机之升降因紊乱而失司时,则该升者不升反降,应降者不降而反升,则脏腑气机逆乱不顺。若三焦之气机转化失常则新陈代谢障碍而紊乱,致摄入体内之水谷精微不能转化为生命所需的营气、卫气、水津诸液等,反而酿成痰饮、湿浊等能危害人体的病理产物。若气机紊乱引起循环不畅,则血滞成瘀为害更劣。正邪交争,人体气机紊乱导致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发生极其复杂的病理变化。
重视个体化的诊断学理论
长期以来,中医诊察病证都是依靠前人积累的经验和认识成果,通过医者自己的思维和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对患者望神色、闻气味、问病情、诊脉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9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