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学研究的二重证据法
本草文献考证是间接史料研究,本草考古是直接史料研究
1925年,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古史新证》中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研究中国古史,为最纠纷之问题。上古之事,传说与史实混而不分。史实之中,固不免有所缘饰,与传说无异。而传说之中,亦往往有史实为之素地。二者不易区别,此世界各国之所同也……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这一著名观点的影响非常深远持久。1925年,中国的现代考古才刚刚发轫,虽然中国人首次主持的山西夏县西阴村田野发掘在1926年才开始,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在1928年才开始。但是从王国维广阔的学术视野而论,其提到的“地下之材料”不应局限于甲骨文和金文,而应泛指种种考古遗存。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实际上是对古史研究中历史学与考古学关系的表述。因此,学者们认为“二重证据法”是将传世的文献资料与地下出土的考古资料相结合以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795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795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