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精神疾病 > 自杀
编号:13467535
解读高考自杀者:死的欲望何以被点燃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27日 科普时报
    

    心灵驿站

    每年高考后都会传来考生自杀的消息,今年也不例外。他们究竟怎么了?现在的人真的比以前的人更脆弱?死都不怕,为什么还会怕活着?这大概是正常人最不能理解自杀行为者的地方。

    解释自杀的理论很多,弗洛伊德提出了“生本能与死本能”,中国专家提出了一个更浅显易懂的理论——扭力理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委会的心理学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院社会心理学张杰教授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扭力是导致自杀和精神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

    简单理解这个扭力,就像扭绳子或者拧毛巾的两头反方向用力的感觉,与一般说的压力不同。

    压力通常指单向力,再多的力只要是来自同一个方向,产生的就是压力。而扭力的形成至少包含了两种相对立方向的力,两个方向的力短时间内将生存空间深度挤压,就可能导致自杀。
, 百拇医药
    可以这样来理解自杀:本性向往“活得好、活得有质量”与对“不明不白的死、冤死”的恐惧,通常会在生活中被自然地融入每个人的内心。

    一方面,“怕死”的动力让我们更努力、更珍惜生命;另一方面,生活的残酷也难免会让部分人感觉到“活得累、活得苦、活得没质量、活得没希望”。

    这两股力量一直在人的内心互相竞力,如果后者力量的增强就会让人错误地产生与“死的冲动”紧密联系的“彻底解放与自由”的想法。

    以高考自杀者为例,解读自杀有三种原因:

    第一种,狭隘的“关心”——“自杀魔咒”的土壤。大多数时候,关心是一种爱,是温暖的,是有力量的;但对考试成绩不理想,压力过大的考生来说,过多的关心可能就成了压力。

    尤其是在6-8月这段时间内,父母、亲戚、朋友、邻居都会谈到高考的相关话题——
, 百拇医药
    “考了多少分?”

    “准备报哪个学校?”

    “要不要复读一年再试试?”……

    刚刚经历过高强度的高三生活,残酷分数线的激烈竞争,再加上被过度关心引起的愧疚,成为一部分高考挫败者的压力圈,即“自杀魔咒”的土壤与温床,让它开始在孩子头脑中滋长。

    第二种,被否定——对生存产生恐惧。“妈妈同事家的孩子XX,上了重本线的!”“XX连补习班都没报,为什么你天天上补习班,还没有他考得好?”……

    在面对“挫败”(社会标准的、家庭标准的、个人标准的失败)或“无能”或“无前途”的孩子,如果再加上父母用言语行动建造出“无助”的环境,滋长的“自杀”想法就可能被开启,让他对生存产生恐惧。

    第三种,自我否定——自杀的导火索。“我比很多人都努力,为什么没有别人考得好?”“为什么别人看上去都比我学得轻松,难道我真的比不上他们?”
, 百拇医药
    人对未知世界天性好奇、爱探索、爱折腾、能够沉浸到自我认可的世界中,但挫败下的青春期孩子,很容易变得敏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经常达不到标准而自责和内疚,怀疑自己的世界。

    而在面临高考失败这一足够触碰内心“自我否定”按钮的重要事件时,就成为了自杀高风险学生们的导火索之一,导致他们想毁灭内心世界,去死的欲望就可能被点燃。

    

    

    民众对自杀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偏差,以高考生自杀为例,常见的误区包括以下6个方面:
, http://www.100md.com
    误区一:压力大,自杀的人越来越多

    很多人都会有一种感觉,好像近年来有关自杀的消息越来越多,并把这种现象归结于压力大,人越来越脆弱。

    但其实,中国的自杀率是在持续下降的。大家之所以觉得自杀的人比以前多了,主要是因为现在接收信息的渠道多了,手机、网络的普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兴起,了解到这类信息就相对比较多。

    误区二:孩子自杀身亡,是父母的“罪过”

    孩子“不明不白”地离开世界,当事家长们几乎都会认为是自己的错,在很多新闻报道中,都会对孩子父母的教育方式进行讨论,甚至还有家长悔恨到也选择自杀……

    但事实上,自杀的原因非常复杂,父母只是外围的因素,不应该让他们背负如此沉重的心理负担。

, 百拇医药     重要的事实是,父母的不恰当行为只是其对待孩子众多积极或中性行为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

    父母永远是爱孩子的,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陪伴,也是能够帮助孩子跳出“自杀魔咒”最重要的人。

    误区三:自杀的人都有着致命的性格缺陷

    在自杀原因的分析中,并没有提到性格,但是在自杀事件发生后,一般人都会把自杀者性格上的缺陷作为自杀的“元凶”。

    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性格缺陷只是某些自杀行动或自杀身亡者的特征之一,不能简单把自杀的行为归结到性格内向、性格暴躁等原因上。反之,几乎每个人都有性格问题,几乎没有谁的性格经得起心理专家的剖析。

    每一个自杀者,尽管无法勇敢地面对未来,却很可能在坚守、执着其内心中的真善美,选择“告别“,很可能只是在混乱的强大冲击力下进行的无奈选择。即使有个性缺陷,也并不因此致命。
, 百拇医药
    误区四:有自杀行为的人=严重精神病,治疗没多大用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把有自杀行为的人和精神病,尤其是严重的精神病患者画上了等号。其实据统计,有60%的自杀死亡者和40%的自杀未遂者罹患严重的精神障碍,对于这部分人来说,药物是很好的治疗手段。可是,也有相当大比例的人并未罹患严重的精神障碍,所以他们并非药物能治,但是肯定需要心理干预。

    误区五:遇到自杀的人,劝一劝就好

    很多人应该都有帮助家人、朋友、同事摆脱负面情绪的经验,但事实上,劝说是讲究方式方法的,不是“劝一劝”,而是“劝三劝”。发生前“劝”,发生中要专业地“劝”,最好能够劝导到心理卫生服务系统中去。毕竟心理工作者的“劝说方法”要专业些,比如学校的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精神疾病专业机构等;发生后还要“劝”,终极有效的“劝”,是将其“劝”到正轨。

, 百拇医药     “劝”,代表了爱,代表了对生命的尊重。

    误区六:看了心理医生吃了药,肯定就不会自杀了

    专业的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确实帮助了不少高考自杀风险者度过了危险,但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能因此而放弃治疗。

    最后,想抱抱每一个充满斗志承受住各种压力的人,希望你们都能处理好压力和情绪,不快乐或沮丧到极点的时候,请一定要告诉身边的亲人朋友;

    想抱抱每一个曾经有过自杀倾向甚至付诸行动的人,你们不是不努力,你们不是比别人脆弱,你们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和世界、和自己和解的方式;

    想抱抱每一个因为亲人有自杀倾向而彻夜难眠、惊慌失措的人,希望你们有足够的耐心和坚强,陪伴他们一起度过黑夜和难关;

    想抱抱每一个因为亲人的不辞而别而一夜白头、疚痛终生的人,虽然这一次和他们的离别隔得久了一点,但终有一天还会再见面……

    (作者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医生)

    , 百拇医药(张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