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新书评介 > 正文
编号:13258316
剔藓归真 踵事增华 ——评《本草纲目影校对照》
http://www.100md.com 2018年8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933期
     2018年是李时珍诞辰500周年、《本草纲目》撰成440年的时间节点。500年前,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博物学家李时珍。他用毕生的精力,历时近30载,书稿凡三易,为全人类留下了一份挥之不去的记忆,那就是被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誉为“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的中国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成书既艰难,出版亦不易。1596年,李时珍之子在将《本草纲目》进献朝廷的奏疏中提到:“甫及刻成,忽值数尽”,可见直到李时珍逝世之时(1593年),《本草纲目》金陵版(金陵胡承龙刻)才正式在南京出版刊行。

    在各种隆重的纪念活动中,我尤为关注的是《本草纲目研究集成丛书》的编纂。近十年来,张志斌、郑金生两位教授谢绝诸多社会活动,深居简出,带领团队孜孜汲汲,焚膏继晷,致力于这一浩大工程。在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之际,终于得见这一工程的核心与基础——《本草纲目影校对照》。细细捧读,心中涌上莫名的感动。这份感动来自于对李时珍以及对校注者张志斌、郑金生在《本草纲目》这部巨著上所挥洒的心血与汗水。诚如校注者所言,作为《本草纲目研究集成丛书》之一,《本草纲目影校对照》的主要任务为“存真”与“便用”。所谓“存真”,即存《本草纲目》古籍原貌之真、显李时珍原意之真。“便用”,即方便现代读者阅读理解及使用。要做到这两点,谈何容易。

    在无数传世的中医药古籍中,《本草纲目》无疑是一座丰碑。但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不管是李时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