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58559
姚高升:纲目并举治系统性硬化症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17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947期
     姚高升认为系统性硬化症的病性为本虚标实,肾虚为本,寒、瘀、毒为标,病变涉及多脏腑,为有表有里、有虚有实、有寒有热的复杂疑难病。

    系统性硬化症主要矛盾为寒,次要矛盾为热。故阳和汤的应用贯穿疾病始终,雷公藤、忍冬藤清热解毒,为反佐之品。

    北京中医药大学姚高升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顾问。他从事中医皮肤外科临床50余年,在治疗皮肤临床疑难杂证方面有丰富经验。笔者曾跟随姚高升出诊,总结出姚高升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经验如下。

    系统性硬化症(SSc)也称硬皮病、进行性系统性硬化,临床上以胶原蛋白变性,皮肤萎缩和纤维化为特征,可累及多内脏,多发于30~50岁的女性。现代医学认为其可能是在遗传基础上反复慢性感染导致免疫系统失调,分泌多种自身抗体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后引起结缔组织代谢及血管异常,其发病机制的核心是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早期诊断及治疗为中、西医的共识。姚高升认为,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有表有里、有虚有实、有寒有热的复杂性疾病。在识病中,当以“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为纲,“虚、寒、瘀、毒”为目,治疗原则为温阳散寒,化瘀解毒。在临床治疗中,姚高升活用阳和汤,重用生黄芪,善用雷公藤,喜用活血药,以中药为主,西药为辅。

    中医文献记载系统性硬化症

    中医文献中无系统性硬化症的病名,历来学者都认为将其归于皮痹、肌痹。皮痹最早见于《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此秋遇此者为皮痹…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痹者,闭也”,经络阻隔,气血不行则出现肢端雷诺现象、皮肤失养而硬化、假面具脸等。日久则内舍于脏腑。据姚高升的临床经验,大多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后期肺部受累,似着铠甲而影响呼吸,后又延及心,出现肺心病,故皮痹可内舍于脏腑,多肺痹。宋代《传信适用方》:“人发寒热不止,经数日后,四肢坚如石,以物击之似钟磬,日渐痩恶。”四肢皮肤硬化如石,初起恶寒发热,即此病有由表及里之势。张景岳说:“痹症大抵因虚者多,因寒者多,惟气不足,故风寒得以入之,惟阴邪留滞,致筋脉为之不利,此痹之大端也。”他认为痹症大多阳气虚而易感风寒,为本虚标实之证。系统性硬化症除了有皮、肌等症状外,还会先后出现脏腑的症状。所以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以皮痹为典型表现的体痹、脏痹结合的体脏痹。赵炳南称之为“皮痹疽”,内外科病名合称,足见疾病的复杂性。“疽者,阻也”,气血相隔,经络郁滞,属于阴证、虚证,多见全身虚弱,神疲纳呆,低热,四肢乏力等,这与系统性硬化症前驱症状伴不规则发热、关节痛、食欲减退契合。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为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4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