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 热点报道 > 正文
编号:13339629
食物营养不断缩水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0月23日 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原所长 林而达 □研究员 居辉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

    一百年前的苹果和今天的比,哪个更有营养?近日,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全球不断上升的二氧化碳水平,将使农作物的营养价值降低。预计本世纪中叶,全球将有1.75亿人因此缺锌,1.22亿人缺蛋白质。

    20亿人可能营养缺乏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统计分析了151个国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以及225种农作物营养成分后发现,预计到2050年,农作物中的蛋白质、铁、锌含量将降低3%~17%。

    人体摄入的63%的蛋白质、81%的铁元素和68%的锌元素来自植物,因此,预计20亿人至少缺乏一种营养,1.9%的人从农作物中吸收的锌不足,1.3%的人缺蛋白质,约14亿育龄期妇女和5岁以下儿童的铁摄入量减少4%以上。缺锌者,尤其是儿童,免疫系统可能受损,更易死于疟疾和呼吸道感染;蛋白质缺乏会导致发育迟缓、消瘦和出生体重过低;缺铁会增加孕妇和新生儿死亡率,降低认知能力。

    另有研究表明,气候变暖还可能导致海洋鱼类重金属富集,畜牧业的产量和品质下降。

    气候变暖利弊参半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原所长林而达,曾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1~5次评价报告的主要作者,他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品质的负面风险确实在加大,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但短时间内影响不大。”

    提及对粮食品质的影响,他说,按照现有评估报告,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正面作用,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加强了光合作用,粮食增产。二是负面作用,二氧化碳浓度会影响农作物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例如,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农作物中碳氮比就会加大,蛋白质含量下降。气候变化还会加剧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农药打多了,农作物的营养价值也可能进一步下降。

    “人们更希望了解在产量提升基础上,农作物品质是如何变化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居辉表示,全球变暖对不同作物和地区的影响不同,气温上升可能会使某些地区农作物增产,但对绝大多数地区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以畜牧业为例,升温有利于延长草场天然放牧时间,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导致一些地区干旱加剧,带来生物总量的减少、草场载畜能力的降低;雪灾、暴雨等极端天气增多,加剧牲畜因冻、饿而批量死亡的现象。

    居辉表示,现有研究主要是基于数据建模和实验室设置环境完成的,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需要把更多的干扰因素考虑进去。比如,不同地区的土壤质地和水分、阶段性气温、种植模式、灌溉条件,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农作物供需变化、能源消耗、品种分布等。

    人为因素加剧营养缺乏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认为,长期以来,人类对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方式也改变了农作物的营养价值。食物营养会不断缩水,人为因素可能大于气候因素。

    品种选择。人类最初以产量高、生产快、抗病能力强、方便运输等标准来选育品种,营养价值高的传统品种往往退出主流。例如,我国一些野生猕猴桃的维生素C含量高达200毫克/100克以上,但未全熟时口感较酸涩,成熟后质地过软,又无法运输,只有能耐受长途运输、半生不熟且口感较好的产品更受欢迎,但这些品种的维生素C含量并不占优势。

    如今反季、早熟品种越来越多。例如,早熟桃6月份就上市了,由于生长时间短,其营养不如8月份的晚熟桃,但价格贵、卖得好,干扰了农民的种植选择,使市场上营养价值相对低的早熟桃越来越多。

    栽培方式。很多地区采用大棚栽培,但由于冬季光照不足,种出来的蔬菜维生素D含量较低。另外,浇水、施肥等方式在促进产量的同时,也可能导致营养素缺乏。比如,生长条件越干旱、寒冷,植物的维生素C 含量往往越高。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很多果蔬都是人工干预,所以抗氧化相关的营养素含量较低。

    提前采摘。北方人想吃香蕉、芒果、榴莲等热带水果,需要长途运输。为避免食物腐败,往往会提前采摘封装,可能会影响果蔬的营养价值,运输和储藏过程也可能造成维生素含量下降。

    营养改善从减排开始

    林而达呼吁,我们要为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做贡献,最直接的努力就是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落实营养改善计划。国家应提高对营养缺乏方面的关注度,特别是针对3岁以下幼儿和育龄期妇女。

    推广农产品营养认证。范志红认为,我国没有相关认证和规定,因此即便产品营养价值高,在市场上也没有竞争力,应推广此类认证,吸引消费者。

    适时调整种植品种。居辉说,不同用途的农作物对营养成分的要求不同。比如,用于制作燃料酒精的玉米,不需要微量元素等营养;用于制作淀粉的马铃薯,需要保障碳水化合物充足等。有选择地调整种植品种,可降低气候变化的不良影响。

    加强农业技术改良。对农作物进行生物强化和开发利用,优化铁、锌吸收的农业技术,科学施加化肥产品。

    生产者的市场教育。倡导种植品种的多样性,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农民应关注市场变化,认识到产品营养价值的附加值,不要跟风种植或一味强调提高产量。

    不要过度烹调。范志红表示,在食材营养素含量降低的情况下,更应注意减少人为处理带来的营养损失。多食用全谷类食物,减少粮食精加工带来的营养素损失。蔬菜不要过度烹调,以减少维生素C和B族的降解和流失。还要避免加入过多烹调油和精制糖,以防降低食物营养素密度。

    鼓励饮食多样化。食物营养降低后,人们应适时调整摄入量,这也是定期修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原因之一。居民应当参照指南,保证食物种类和摄入量,尽可能吃应季果蔬,提高营养食品消费意识,以抵消食物营养的减少。▲ (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