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验案二则
□王 付
验案一
徐某,女,52岁。患者3年前出现下肢水肿,检查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之后渐渐出现全身水肿。患者服用中西药后均未有效控制水肿,经朋友介绍前来笔者处就诊。
刻诊:全身水肿,下肢肿甚,倦怠乏力,面色暗淡,语言低微,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
辨证:气虚水气证。
方药:治当健脾益气,温通化水。方用防己黄芪汤、五苓散和四君子汤合方。防己3克,黄芪5克,白术12克,红参10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泽泻15克,桂枝10克,生附子5克,炙甘草10克。共6剂,第1次煎40分钟,第2次煎20分钟,合并药液,每天1剂,每次口服150毫升左右,每天分早、中、晚3次服用。
二诊:全身水肿略有减轻,按首诊药方继续服用6剂。
三诊:全身水肿较二诊减轻,按原药方继续服用6剂。
四诊:倦怠乏力较以前好转,按原药方继续服用6剂。
五诊:全身水肿基本消除,按原药方继续服用6剂。
六诊:诸证基本消除。为了巩固疗效,继续服用前方30余剂,痊愈。
体会:患者全身水肿、下肢肿甚为水气;倦怠乏力、面色不荣为气虚,经过以上辨证,确诊为气虚水气证。药方以防己黄芪汤健脾益气利水;五苓散渗利水气,健脾温化;四君子汤健脾益气,方药相互为用,效佳。
验案二
詹某,男,53岁。3年前,患者每天晚上出现低热(体温37.5摄氏度)。
刻诊:患者每天晚上10时开始低热,至第二天早上5时左右退热。心胸烦热,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盗汗,手足不温,口淡不渴,舌质暗红夹瘀紫,苔薄黄,脉沉弱。
辨证:瘀血夹阳虚证。
方药:治当活血化瘀,兼温阳气。方用血府逐瘀汤和四逆汤合方。桃仁12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生地黄10克,川芎5克,赤芍6克,牛膝10克,桔梗5克,柴胡3克,枳壳6克,干姜5克,生附子5克,炙甘草10克。共6剂,第1次煎40分钟,第2次煎20分钟,合并药液,每天1剂,每次口服150毫升左右,每天分早、中、晚3次服用。
二诊:盗汗减轻,按原药方继续服用6剂。
三诊:低热(体温37.2摄氏度)减轻,按原药方继续服用6剂。
四诊:心胸烦热、急躁易怒症状好转,按原药方继续服用6剂。
五诊:低热(体温37摄氏度)较以前减轻。患者因饮食不当引起嗳气,原方加生山楂24克,共6剂。
六诊:低热(体温36.3摄氏度)消除,其余诸证悉除。为了巩固疗效,继续服用原方12剂,痊愈。
体会:患者舌质暗红夹瘀紫为瘀,心胸烦热为瘀血化热,失眠多梦为瘀热扰心,又因手足不温、口淡不渴为阳虚,经过以上辨证确诊为瘀血夹阳虚证。方中以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兼清郁热;四逆汤温阳、益气、散寒,方药相互为用,奏效。
(作者供职于河南经方医药研究所)
验案一
徐某,女,52岁。患者3年前出现下肢水肿,检查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之后渐渐出现全身水肿。患者服用中西药后均未有效控制水肿,经朋友介绍前来笔者处就诊。
刻诊:全身水肿,下肢肿甚,倦怠乏力,面色暗淡,语言低微,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
辨证:气虚水气证。
方药:治当健脾益气,温通化水。方用防己黄芪汤、五苓散和四君子汤合方。防己3克,黄芪5克,白术12克,红参10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泽泻15克,桂枝10克,生附子5克,炙甘草10克。共6剂,第1次煎40分钟,第2次煎20分钟,合并药液,每天1剂,每次口服150毫升左右,每天分早、中、晚3次服用。
二诊:全身水肿略有减轻,按首诊药方继续服用6剂。
三诊:全身水肿较二诊减轻,按原药方继续服用6剂。
四诊:倦怠乏力较以前好转,按原药方继续服用6剂。
五诊:全身水肿基本消除,按原药方继续服用6剂。
六诊:诸证基本消除。为了巩固疗效,继续服用前方30余剂,痊愈。
体会:患者全身水肿、下肢肿甚为水气;倦怠乏力、面色不荣为气虚,经过以上辨证,确诊为气虚水气证。药方以防己黄芪汤健脾益气利水;五苓散渗利水气,健脾温化;四君子汤健脾益气,方药相互为用,效佳。
验案二
詹某,男,53岁。3年前,患者每天晚上出现低热(体温37.5摄氏度)。
刻诊:患者每天晚上10时开始低热,至第二天早上5时左右退热。心胸烦热,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盗汗,手足不温,口淡不渴,舌质暗红夹瘀紫,苔薄黄,脉沉弱。
辨证:瘀血夹阳虚证。
方药:治当活血化瘀,兼温阳气。方用血府逐瘀汤和四逆汤合方。桃仁12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生地黄10克,川芎5克,赤芍6克,牛膝10克,桔梗5克,柴胡3克,枳壳6克,干姜5克,生附子5克,炙甘草10克。共6剂,第1次煎40分钟,第2次煎20分钟,合并药液,每天1剂,每次口服150毫升左右,每天分早、中、晚3次服用。
二诊:盗汗减轻,按原药方继续服用6剂。
三诊:低热(体温37.2摄氏度)减轻,按原药方继续服用6剂。
四诊:心胸烦热、急躁易怒症状好转,按原药方继续服用6剂。
五诊:低热(体温37摄氏度)较以前减轻。患者因饮食不当引起嗳气,原方加生山楂24克,共6剂。
六诊:低热(体温36.3摄氏度)消除,其余诸证悉除。为了巩固疗效,继续服用原方12剂,痊愈。
体会:患者舌质暗红夹瘀紫为瘀,心胸烦热为瘀血化热,失眠多梦为瘀热扰心,又因手足不温、口淡不渴为阳虚,经过以上辨证确诊为瘀血夹阳虚证。方中以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兼清郁热;四逆汤温阳、益气、散寒,方药相互为用,奏效。
(作者供职于河南经方医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