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60479
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2月18日
     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赵红彬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富有生命力的学说之一。其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著名观点内涵丰富,不仅渗透于中医学的方方面面,而且也与现代医学相融相通,在此笔者结合《黄帝内经》中的论述和现代医学观点加以讨论。

    本义与内涵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语出《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和阳秘可以理解为互文关系。平者,均衡也;秘者,秘藏也。阴平阳秘,即阴阳平秘,意为阴阳的均衡、协调。治者,亦平也,可以理解为正常。原文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后还有“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样相对应的说法。而精神和精气在此的内涵应当一致,可以理解为广义的神,即人体生命活动的综合表现。可以认为阴平阳秘是《黄帝内经》对人体生命活动处于最佳状态的本质表述;《黄帝内经·灵枢·行针》中也有类似“阴阳和调”的说法。而对于异常的生命活动即疾病状态,《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指出“阴阳乖戾,疾病乃起”。《黄帝内经·灵枢》中还用“阴阳不调”“阴阳相失”“阴阳不和”来描述这一机制。“阴阳离决”则反映了生命活动终结的本质。再联系这两句话所在篇章,可知“阴平阳秘”最初是对人体生理状态的宏观解释,而其内涵并不止于此。

    按《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即全面概括了阴阳之间互根互用、动态平衡的关系。总而言之,阴阳之间有交感、对立、消长、互根、转化等多种关系。而《黄帝内经》中谈及阴阳拮抗、制约的文字比起阴阳互补、和谐的文字要少些,更多地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具体到阴与阳两方面,《黄帝内经》虽然重视阳气,如《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气者,若天与日,使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但更多的还是立足于阴阳之间的消长平衡。

    平人与稳态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记载:“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平人,即健康无病的人。《黄帝内经·灵枢·本脏》进一步概括了“人之常平”的具体表现:一曰血气和,“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二曰志意和,“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三曰寒温和,“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体得安矣”。这些都论述了健康的本质是和谐。

    19世纪以来,西医生理学提出了机体稳态的观点,即机体在外环境波动的情况下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特性。对稳态的研究,从最初的整体水平,已日渐深入到了系统、器官、组织、细胞乃至分子水平。从这一观念出发,受体与配体,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细胞增殖与死亡等相对等的概念应运而生,并引申出了反馈与负反馈机制,应激学说等理论。神经-内分泌-免疫学说,即西医学对机体深入认识的重要学说。

    综上所述,似乎中医的阴阳学说已经大大地落伍了,即使是再加上五行学说也是与西医渐行渐远了。果真如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阴阳学说不仅包括了人体的阴阳,还包括了人体与外界因素相关的阴阳。前者,如“阳化气,阴成形”(《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后者,如药性之“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六淫之“阳受风气,阴受湿气”(《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而五行学说更是将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相关性扩展到了相当广泛的范围。同时我们应当看到,西医学目前仍多采用还原论的研究方法,探微索隐的结果,造成的是整体和局部的割裂,然而整体并非等于各个局部之和。由此系统论的方法开始兴起,而这正是中医基础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起点。当然,阴阳学说也存在着重宏观、轻微观的严重不足,如何保持特色,创新发展也是中医学前进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阴阳自和”与对抗和补充

    从中医治疗学的观点来看,其强调“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以平为期”即为中医学的治疗目标,“治病必求于本”(《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为重要治则,而“生之本,本于阴阳”(《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而中医的治病用药原理主要在于纠正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以药性之偏来消除病理之偏。但这里的“消除”并非可以仅仅理解为西医的“对抗”和“补充”,后者更多地强调了外界施加的因素,而中医治疗的过程是着眼于通过“阴阳自和”以促使疾病痊愈。

    “阴阳自和”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的重要观点,其中至少有两层含义。首先,疾病的康复是以患病个体与治疗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阴阳自和”可以理解为一种“机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状态”,如此就不能简单地将其与疾病的“自愈倾向”或“不药而愈”相等同。其次,“阴阳自和”突出强调了调动患病个体的抗病能力在治疗中的主导作用。由平人之“阴平阳秘”,因“阴阳乖戾,疾病乃起”,再通过“阴阳自和”恢复至“阴平阳秘”的过程,体现的是发病个体阴阳状态的失常与调整的动态过程,实质是外界的施加因素在激发、引导、调动机体内部的“抗邪”因素,而使机体“反之于平”(《汉书·艺文志·方技略》)。

    而西医的治疗策略,则是更多地强调了祛除病因和对抗病理反应。这样的思路按中医的术语来讲,是针对“病邪”这一因素。不仅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西医亦有预防和免疫的观点。现实却是大量的疾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病变的发展是多途径的。西医治疗“单打一”的方法也就日渐显现出局限性,难以应对疾病的多靶点。中医的治疗手段丰富多彩,中医的理、法、方、药无疑是针对疾病的整体考虑的,中药药理学研究也提示其有针对多靶点的叠加效应。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某些疾病也显示出“菌毒并治”“减毒增效”等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突出疗效。

    另外,作为中医特色的针灸治疗,更是体现出了激发机体活力的特殊疗效。《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阐述其机理为“从阳引阴,从阴引阳”,表明了“阴阳自和”而致“阴平阳秘”的道理。《黄帝内经》中还指出某些疾病“治之无功”的原因在于“神不使也”,而“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酪醴论》)则会导致疾病处于“神转不回”(《黄帝内经·素问·玉版论要》)的“阴阳离绝”状态。

    “治未病”与预防

    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出发,《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开篇即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养生法则。“生病起于过用”(《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无疑是造成“阴阳乖戾”的原因。“法于阴阳”从狭义的角度可理解为与自然界天气变化相适应,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上述的做法都体现着阴阳平衡、用而有度的原则,也即《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所谓“节阴阳而调刚柔”。

    从现代医学来看,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开始向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以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为例,“营养搭配、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方法放在了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的位置。显然这与中医的养生内涵是一致的。“阴平阳秘”的状态应该是“治未病”要达到的最高水平。

    (作者供职于上海市中医老年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