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398815
公众认知度缺失 麻醉医生顾不上诗和远方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2月20日 医药卫生报
     公众认知度缺失

    麻醉医生顾不上诗和远方

    本报记者 常 娟

    一个患者和医生聊天,患者问:“您是某医院的医生,在哪个科工作啊?”

    医生回答:“麻醉科。”

    接着是长时间的沉默,患者不知道麻醉医生是做什么的,有时甚至怀疑麻醉医生是医生吗?可怕的是,58.5%的公众和该患者有同样的疑惑。

    近日,2018年河南省麻醉质控中心年会暨首届中原国际麻醉与脑科学高峰论坛在郑州举行,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邓小明、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米卫东呼吁公众加大对麻醉医生这个群体的关注力度。

    超过一半的公众不了解麻醉医生
, 百拇医药
    今年,米卫东对全国麻醉从业人员现状及公众对麻醉学的认知进行了调查(参与人数达100万),结果发现麻醉学专业存在公众不了解、从业人员满意度较低等诸多问题。

    其中有74.6%的受访者或受访者亲属经历过麻醉,但他们对麻醉医生的定位仍然很模糊。在这些受访者中,20.8%的人认为麻醉医生是技师或辅助人员;22.8%的人认为,麻醉医生归外科领导;43.8%的人认为,麻醉方案由外科医生确定。

    一方面,公众对麻醉医生了解不够;另一方面,麻醉医生对自己的从业状况也不满意。据米卫东统计,全国目前开设麻醉科室的医院共有9576家,75%属于二级及以下医院;全国有8万多名麻醉医生,一半以上集中在县级医院,存在“忙乱驾驶”问题;全国有70%的麻醉医生对自己的收入状况不满意。

    做得多说得少 像在黑匣子里工作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不了解麻醉医生,邓小明、米卫东对原因进行了分析,他们一致认为,“做得多、说得少”,不积极宣传,不和公众互动是麻醉医生的通病。
, 百拇医药
    “中国麻醉医学历经70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一些三甲医院的麻醉技术甚至比肩欧美国家;但公众不知道,麻醉医生就像在一个黑匣子里工作,只做不说,患者永远不知道麻醉医生做了什么。”米卫东对此痛心疾首,“是时候提高公众对麻醉医生的认知度了”。

    “麻醉医生是手术患者的第二生命。”米卫东用一句话诠释了麻醉医生的重要性。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变化,遇到危险,比如过敏性休克、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危险状况,要及时进行处理和抢救。

    “可是很多患者认为,自己有意识地进入手术室,又有意识地恢复过来,觉得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但不知晓手术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也不知道谁在化解这种风险。”米卫东举例说,自己所在的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团队,曾经为一位术中出现心跳骤停的患者进行了75分钟的心肺复苏,最终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患者和家属并不知道这一情况。

    总的来说,米卫东表示,麻醉医生是高级的全科医生,可以处理肾脏、脑、心脏、肺、血液、感染等方面的各种问题;且在维持患者体征方面,麻醉医生是医生中非常棒的团队之一。因此,麻醉医生应提高认知,并积极进行宣传,提升麻醉专科的吸引力。
, 百拇医药
    麻醉从业人员缺口巨大

    “中国麻醉科从业人员数量大约10万,每年完成约6000万例麻醉。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麻醉大国,但离‘顶天立地’的麻醉强国还有较长的路要走。”邓小明对中国麻醉学科未来发展提出了期望,“顶天”即麻醉从业人员的数量、构成与质量以及麻醉管理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尤其是基础与临床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立地”即筑牢基础,加强麻醉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养,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麻醉医疗服务能力。

    为此,邓小明专门做了一项分析,我国麻醉从业人员平均每人每年完成约600例麻醉,而且主要是住院患者手术麻醉,其数量和质量明显超过发达国家。

    此外,无论按人口比(发达国家麻醉从业人员为2.5~3名/万人口,我国为0.6~0.7名/万人口)、麻醉科医师与手术医师比(全球167个国家涵盖全球92%的人口,麻醉科医师和外科、产科医师比为1∶2.9,而我国为1∶7.5),还是按照我国“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要求,我国至少需要增加约11万名麻醉科医师,约8万名麻醉科护士。换言之,我国麻醉从业人员缺口非常大。
, http://www.100md.com
    增加数量、优化结构、提升质量迫在眉睫

    今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国家七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要求加强麻醉科医师培养和队伍建设,包括优化麻醉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拓展麻醉医疗服务领域,保障麻醉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以及提高麻醉医务人员积极性等。

    要实现上述要求,邓小明认为,主要是“人”与“钱”的问题。“人”,主要指在麻醉从业人员数量、结构与质量上下功夫。首先应扩大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规模,尤其是要吸引更多的临床专业医学本科生进行麻醉科规范化培训。其次,各级医疗机构应大量增加麻醉科护士,以缓解麻醉从业人员严重不足的状况,优化麻醉从业人员结构,并从国家层面加快规范麻醉科护士的准入条件、岗位与职责、培训等。

    我国医学院校开设麻醉学本科专业30年来,在加快提高麻醉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优化结构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就。但邓小明近期主持的一项调查表明,过去5年,我国约60所医学院校毕业的麻醉学本科生每年约有5000名,而我国自2014年开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来,全国280多个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每年招收的麻醉科住院医师约3000名,其中部分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这意味着,过去的4年,每年有约3000名麻醉科本科毕业生没有进行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而直接进入临床工作。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与隐患。
, 百拇医药
    另外,从国际医学教育规律与趋势来看,医学教育应走宽口径之路。因此,邓小明建议,将来的若干年应稳定或控制麻醉学本科招生规模,并对开设麻醉学本科教育的院校实施认证或质量评估,切实提升麻醉学本科教育的质量;同时应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中加强医学生麻醉学相关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单独开设麻醉学专业课程,以吸引更多的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进入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钱”主要指麻醉医疗服务收费。据了解,目前我国各地麻醉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普遍低下,不能体现麻醉从业人员的价值。以上海市为例,自1997年修订医疗收费标准后,经2010年、2016年调整,常见的普通外科手术、关节外科手术、脊柱外科手术以及胸心外科手术收费标准增加了两三倍,而麻醉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几乎不变,并且一些重要的麻醉医疗服务项目没有列入医保范围或没有得到审批。这也是影响麻醉从业人员职业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再如各地麻醉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中,无论年龄大小、有无合并疾病,全身麻醉或区域麻醉,普遍为一个收费标准,没有考虑麻醉从业人员的价值。

    邓小明建议,应尽快落实国家相关文件的要求,合理确定麻醉医疗服务收费标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