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60489
石景亮:因人制宜 知常达变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2月25日
     石景亮:因人制宜 知常达变

    石景亮出身于中医世家,为第四代中医传人。石景亮是原河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焦作市中医院名誉院长。他兼任河南省中医药学会河南省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焦作市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焦作市政协委员,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第二批、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出身中医世家 幼承家训

    由于受前辈的影响,石景亮自幼就对博大精深的中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天资聪颖,悟性很高。在父亲的教导下,他在上初中时,就阅读《药性赋》《濒湖脉诀》《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等中医启蒙书籍;进入高中读书时,父亲让其阅读《内经辑要》《伤寒论》《温病学》《医宗金鉴》《景岳全书》《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医学名著,为他日后从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后,他在河南中医学院(现为河南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理论知识,从师于我国著名中医专家吕承全,同时结识了许多德高望重的专家,诸如石冠卿、唐宋、张磊、吕靖中、侯士良等,在立德、治学等方面受益匪浅。

    石景亮整理出《吕氏医案》一书,并陆续刊载于《当代名医证治精华》《当代名老中医临证荟萃》等书籍和刊物上。他主编了《脾胃论溯源及应用》一书,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8篇。其中,《高脂血症治验》荣获二等奖,《中医药纠正激素副作用思路与方法》被评为2000年中医药攻关课题,《清上温下汤的应用》《中医药消除肾病综合征蛋白尿六法》《大黄抗衰老延年有特效》等论文,陆续被《中国当代名医》《中华名医专家创新大典》等书收录。同时,他系统地总结了多年临证经验,整理出《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专家丛书·石景亮》一书。该书可读性与实用性较强,临床参考价值较高,是中医临证、教学、科研工作者以及中医药爱好者的有益读物,是中医药学术传承的宝贵财富。

    立足整体观念 宏观立论

    石景亮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擅长治疗脾胃病、肾病以及妇科疑难疾病。整体观念是中医药学的精髓和特色优势。“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自从被《黄帝内经》记载以来,一直指导着中医药学的实践和发展方向。石景亮的中医基础理论深厚、扎实,整体观念贯穿于辨证施治的全部过程。

    一是重视人与外部环境的统一

    中医学历来认为“天人合人”。《灵枢·岁露论》中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生活在社会之中,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动,将会对人的身心机能、情志精神等方面带来显著影响,若适应能力差,则会引起人与外环境关系失衡,导致疾病发生。

    在诊治疾病过程中,石景亮对外部生存环境较为关注。他认为,社会总体发展水平及患者生活条件与当今疾病谱密切相关。在为患者诊治疾病时,石景亮辨证疾病,时常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密切结合,从宏观上把握,以此指导个体的微观辨证。石景亮时常说:“中医学历代医家之论述皆根据当时历史情况而立,他们的学术主张是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在大量实践基础上总结客观规律上升为理论,用以指导临床,所以影响较大。而当今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较快提高,但由于饮食保健观念滞后和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人们摄入过多,机体运化和排泄不及时,聚集于内而生变,以致积滞壅塞、血瘀络阻等脏器实证病变大大增加。”鉴于此,石景亮在总体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诊疗特点和食疗调养原则。比如结合当今“郁证”的病因、病机特点,他创制出经验方——新加越鞠汤,在临床诊治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外界天气与工作环境、疾病密切相关。《神农本草经疏》记载:“夫四时之气,行于天地之间,人处气交之中,亦必因之而感者。”人生存于大自然之中,必须与之适应和协调。若天气变化剧烈或者机体正气不足,皆可致病。因此,石景亮始终重视季节变化与疾病的关系。

    二是重视内部的协调

    中医学历来强调机体内部的协调统一,脏腑经络之间存在互根、同源、表里、络属等复杂的内在联系,因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疾病在发生转化过程中,通过机体脏腑经脉之间的复杂联系和传递,时常出现病情的表里不一,给诊治带来困扰。石景亮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探索了透过表象抓病情本质的诊疗方法。比如对急性扁桃体炎(乳蛾),他认为是肺胃积热所致,用清热宣肺消导法收效甚佳。在诊疗疾病过程中,他十分注重阴阳、脏腑、经络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肝肾同源,补肾即补肝;阴阳互根,治疗热病强调养阴;治疗消渴、水肿兼顾强肾助阳,经期阳中求阴。

    注重机体的内部环境协调统一是石景亮的另一个特点。他重视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比如,多囊肾、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患者多有家族史,询问病史不但有助于明确诊断,对疾病的发展、转移和预防也有重要意义。

    因人制宜 知常达变

    中医对病证的诊治有治疗常法,若对一些疑难疾病局限于常法而疏于细微之辨证,则往往无效。石景亮认为,中医辨证论治之精髓,在于其博大精深的灵活性。医贵通变,药在合宜,临证诊治,病象万千,因人制宜,知常达变,方能有所作为。石景亮临证40余年,用药灵活多变,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灵魂,即审因论治,因人制宜。他时常说,为医者,面对的是活人,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动态表现,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恒定症状。患者在服药调治、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其症状和舌脉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动态变化。因此,我们决不能按图索骥、刻舟求剑。学习经典医籍之目的不是以方套病,而应是打好基础,取其精髓,掌握其诊疗之思维方法,方能举一反三。石景亮时常说,其最佩服的医家为张仲景、叶天士、王清任、张锡纯及吕承全老师等。因为他们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不拘常法,师古而不泥古,继承又创新,这正是历代名医走向成功之秘诀。

    石景亮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病证结合,灵活运用辨证疗法。他认为,不是以不变之成方来治疗疾病,而是因人制宜、灵活多变、善于创新。比如治疗肾病综合征蛋白尿,他在临证过程中总结出诊疗方法共有20个基本方,以20个基本方作为主题,在结合具体病证时则变通加减出40多个灵活方药,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内涵。石景亮在临床辨治过程中,遵守两个原则:一是抓住疾病本质,从因论治,治病求本;二是抓住疾病发展中某一阶段之主要表现,了解脏腑本质的变化或者质的变化,从中找出目前病机之主要矛盾、关键因素,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在临证时,石景亮注重“衷中参西,博采众长”,对胃肠病、妇科病、肝胆病、肾病以及疑难杂症多从“发越郁结”着手,辨证精当,用药注重实效,屡起痼疾沉疴。同时,他创立了中医临床新论新法,探索并运用中医药为更多群众治愈疾病。

    (本报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