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不过钱?要看怎么用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华细辛的干燥根,前两种习称“辽细辛”,后一种称为“华细辛”。又名小辛、少辛、细草等,药用历史悠久,春秋末年的《范子计然》就说:“细辛出华阴,色白者善。”《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直至今日仍为常用中药之一。
细辛的入药部位和生理特性
细辛的根状茎横生,长有多数细长的须白根,捻之有辛香气味,所以古人就以其根的形状与气味的特点而命名为细辛。《本草图经》说:“根细而味极辛,故名之曰细辛。”《本草蒙筌》也说:“其根甚细,其味甚辛,药中惟采根煎,故因名曰细辛也。”
细辛以根部入药,闻之有清香气味,嚼之则辛辣而麻舌。沈括《梦溪笔谈》说:“细辛出华山,极细而直,深紫色,味极辛,嚼之习习如生椒,其辛更甚于椒。”所以,《神农本草经》谓其“味辛”。
细辛是阴性植物,野生的细辛生长在树林下疏松、肥沃的棕壤土上,上有高大的乔木,中有灌木,下有繁茂的草本植物,三层植被构成了森林特有的气候类型。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条件下的细辛,自然就形成了喜阴凉的特性。人工栽培细辛时,必须遮阳,如光照过强,则叶片颜色变黄,叶片面积变小,生长发育不良,严重时叶片易灼伤,甚至枯萎死亡。
细辛能耐寒,野生细辛在早春早于其他植物而生长。当地温上升到5~6℃时,根状茎的更新芽开始膨胀开裂;地温上升到8~12℃时,是叶片出土的盛期,此时若遇到-1~-2℃的霜冻,不受影响。植株开花期的适宜温度为20~22℃,温度低于1℃或高于26℃,则停止开花。喜欢湿润、阴凉、弱光的生态环境条件,耐寒、怕干旱燥热等习性,特别是早于其他植物而在早春即萌苗,足以证明细辛的药性一定是温的。
细辛的性味和功效
顾名思义,细辛之名,“细指形言,辛指味言”(本草乘雅半偈》)。细辛“气温,味大辛”(《药类法象》),辛味能散,温性逐寒,故细辛能祛风解表,凡风寒表证,均可赖之以疏散。与麻黄、附子组成的麻黄附子细辛汤,表里兼顾,主治阳虚兼外寒之证。不独阳虚感邪者可用细辛,就是阳气不虚而感受风寒者,也可以细辛配麻黄、羌活、防风、荆芥等祛风散寒解表。其中对因感受风寒湿邪而出现头痛、骨节酸痛等症者,用细辛尤为对症。《本草纲目》谓细辛:“辛温能散,故诸风寒、风湿头痛……宜用之。”《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说:“凡药香者,皆能疏散风邪。细辛气盛而味烈,其疏散之力更大。且风必挟寒以来,而又本热而标寒。细辛性温,又能驱逐寒气,故其疏散上下之风邪,能无微不入,无处不到也。”
细辛之根为白色,入肺经,辛能泄肺,又能散表邪;温能散寒,还能温运水饮,故细辛能温肺化饮,为治疗寒饮伏肺的常用药物。细辛合干姜、半夏,化痰饮,散水气,止咳嗽;细辛与五味子配合,一散一收,开合兼施,俾外邪可散,肺气得敛。同时,细辛本身也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如《神农本草经》记载细辛的第一治疗作用就是“主咳逆”。《长沙药解》说:“善降冲逆,专止咳嗽。”
细辛能温经通阳,故能散寒止痛、通阳除痹。引起疼痛的病机虽有多种,但以寒为首。寒则气滞、血凝、筋脉拘挛,均可导致疼痛。用细辛温经脉,通阳气,散结滞,其痛可缓。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如头痛、耳痛、牙痛、脘腹疼痛、肢体痹痛等,只要配伍得当,均能取效。
辛味能开通,故细辛能通窍。《神农本草经》称其“利九窍”,《本草正义》谓其“芳香最烈,故善开结气,宣泄郁滞,而能上达巅顶,通利耳目,旁达百骸,无微不至,内之宣络脉而流通百节,外之行九窍而直透肌肤。”细辛与白芷、苍耳子、辛夷相配伍,是治疗鼻渊的有效药对。细辛辛味浓烈,辛香走窜,善于通窍,可用于治疗窍闭神昏、口疮、小便不利等症。《本草汇言》说:“细辛,佐姜、桂能驱脏腑之寒,佐附子能散诸疾之冷,佐独活能除少阴头痛,佐荆芥能散诸经之风。”
细辛的品种和药用部分
关于细辛的品种,古人一直强调“华州细辛”好,但长期以来却存在着同名异物的混乱现象。历代本草文献都以华细辛为正品细辛,仅仅是梁代的《神农本草经集注》及部分明清代本草以北细辛和汉城细辛为正品。此外,关于细辛的药用部分、用量问题、毒性,至今仍有不同意见。
历代本草所记载的细辛,皆纯用其根。《名医别录》说:“二月、八月采根,阴干。”《神农本草经集注》说:“用之,去其头节。”《汤液本草》说:“去芦头并叶。”说明古代所用的细辛,是除去根头部的茎与叶(即“头节”),但用其根。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仍然是只用细辛的根,只是为了便于鉴别,药店在收购细辛时要求药农把全草也一起送来。经鉴定后,除去地上部分只取根部入药。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为缓解细辛资源不足、供不应求的矛盾,其入药部位就由根变为带根全草了。1963年版的《中国药典》一部,药用部位定为带根干燥全草,此后各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等中药专著,细辛药用部位均为带根的干燥全草。但后来发现,细辛中含有微量马兜铃酸成分,其中茎、叶中马兜铃酸含量高于根部。因长期或过量服用含马兜铃酸类药物易患肾癌或肾衰竭。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又将细辛确定为以根入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药有用根,或用茎、叶,虽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达其理,未可妄用。”说明古人已认识到,同一植物的不同药用部位,其药性常有差异。现在的人自恃有现代实验研究结果,自作聪明地将细辛的用药部位扩展为带根的全草,结果是走了一段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危害的弯路后,又不得不回归到“细辛用根”(《本草衍义》)的老路上去。
细辛的用量探讨
今人将细辛的最大用量定为不得超过3克,但在宋代以前,本草著作及方书对细辛用量与其他常用中药一样,并无任何限制,特别是汤剂更是这样。
在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含细辛的药方共有16个,其中细辛用量为六两的有1方,即乌梅丸;细辛用量为三两者有8方,即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射干麻黄汤、苓甘五味姜辛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细辛用量为二两者有4方,即麻黄附子细辛汤、厚朴麻黄汤、大黄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细辛用量为一两者有2方,即真武汤、赤丸方。细辛用量为三分者有l方,即侯氏黑散。尽管东汉时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截至目前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但不论怎样换算,《伤寒杂病论》细辛的用量都大大超过了3克的极限。
“细辛不过钱”的说法,最早见于宋代陈承的《本草别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即气闷塞不通者死,虽死无伤。近年关中或用此毒人者,闻平凉狱中尝治此,故不可不记。非本有毒,但以不识多寡之用,因以有此。”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录陈承之说时,将原文的“不可过半钱匕”,改为“不可过一钱”。其后,《得配本草》说:“其性极辛烈。气血两虚者,但用一二分,亦能见效。多则三四分而止。如用至七八分以及一钱,真气散,虚气上壅,一时闷绝。”《本草从新》说:“所用止宜几分。”《本草害利》说:“即入风药,亦不可过五分,服过一钱,使人闷绝。”甚至有的本草著作干脆写成了“承曰:味厚性烈,不可过一钱”。
其实,最早说细辛“不可过半钱匕”的陈承,重要的前提是“单用末”,同时他也承认细辛“本非有毒”。也就是说,单味研末吞服细辛时剂量不可过钱,并不是说细辛配伍于复方之中煎煮时剂量不可过钱。这才是“细辛不过钱”的本义。由于不理解“细辛不过钱”是指“单用末”吞服而言,从而使得“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成了中医药界的口头禅,“一钱”成了细辛不可逾越的极量。
现代研究也证实,细辛的主要毒性成分是挥发油——黄樟醚,黄樟醚的挥发性远胜于细辛的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经煎煮20~30分钟后,煎汁中还保存着一定量的有效成份甲基丁香酚,而有毒成份黄樟醚即被大量蒸发,毒性减低,甚至消失。古人在没有弄清细辛的效毒成份,就知道经煎煮后有毒成份就降低,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张志聪在《本草逢源》早就指出:“细辛乃《本经》上品药也,味辛臭香,无毒。主明目利窍。宋元祐陈承谓:细辛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闭不通而死。近医多以此语忌用,嗟嗟。凡药所以治病者也,有是病,服是药,岂辛香之药而反闭气乎?岂上品无毒而不可多服乎?方书之言,俱如此类,学者不善详察而遵信之,伊黄之门,终身不能入矣。”近代医家章次公在《药物学》中说:“细辛不可多服,自是正论,但谓用至一钱,即足以致气闭,则又不尽然。此仅可以论‘末药’,而不可以论‘汤药’。细辛入汤剂,钱许无妨,编者之经验如此,决非虚语也。”
总之,细辛多用于治疗寒证,应与他药相伍,不可单用,需要与其他药物一起煎煮,并延长煎药时间,以减少其不良反应,临证时只要牢记“用末不可大剂量,大量必须入汤药”的原则,细辛的用量不但可以突破3克,甚至可以达15克以上。但“凡病内热及火升炎上、上盛下虚、气虚有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法皆禁用”(《神农本草经疏》)。(张效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研究动态 > 临床应用 婵犵數鍎戠徊钘壝洪悩璇茬婵犻潧娲ら閬嶆煕濞戝崬鏋ゆい鈺冨厴閺屾稑鈽夐崡鐐差潾闁哄鏅滃Λ鍐蓟濞戞ǚ鏋庨煫鍥ㄦ尨閸嬫挻绂掔€n亞鍔﹀銈嗗坊閸嬫捇鏌涢悩宕囥€掓俊鍙夊姇閳规垿宕堕埞鐐亙闁诲骸绠嶉崕鍗炍涘☉銏犵劦妞ゆ帒顦悘锔筋殽閻愬樊鍎旀鐐叉喘椤㈡棃宕ㄩ鐐靛搸婵犵數鍋犻幓顏嗗緤閹灐娲箣閻樺吀绗夐梺鎸庣箓閹峰宕甸崼婢棃鏁傜粵瀣妼闂佸摜鍋為幐鎶藉蓟閺囥垹骞㈤柡鍥╁Т婵′粙鏌i姀鈺佺仩缂傚秴锕獮濠囨晸閻樿尙鐤€濡炪倖鎸鹃崑鐔哥閹扮増鈷戦柛锔诲帎閻熸噴娲Χ閸ヮ煈娼熼梺鍐叉惈閹冲氦绻氶梻浣呵归張顒傜矙閹烘鍊垫い鏂垮⒔绾惧ジ鏌¢崘銊モ偓绋挎毄濠电姭鎷冮崟鍨杹閻庢鍠栭悥鐓庣暦濮椻偓婵℃瓕顦抽柛鎾村灦缁绘稓鈧稒岣块惌濠偽旈悩鍙夋喐闁轰緡鍣i、鏇㈡晜閽樺鈧稑鈹戦敍鍕粶濠⒀呮櫕缁瑦绻濋崶銊у幐婵犮垼娉涢敃銈夊汲閺囩喐鍙忛柣鐔煎亰濡偓闂佽桨绀佺粔鎾偩濠靛绀冩い顓熷灣閹寸兘姊绘担绛嬪殐闁哥姵鎹囧畷婵婄疀濞戣鲸鏅g紓鍌欑劍宀e潡鍩㈤弮鍫熺厽闁瑰鍎戞笟娑㈡煕閺傚灝鏆i柡宀嬬節瀹曟帒顫濋鐘靛幀缂傚倷鐒﹂〃鍛此囬柆宥呯劦妞ゆ帒鍠氬ḿ鎰磼椤旇偐绠婚柨婵堝仱閺佸啴宕掑鍗炴憢闂佽崵濞€缂傛艾鈻嶉敐鍥╃煋闁割煈鍠撻埀顒佸笒椤繈顢橀悩顐n潔闂備線娼уú銈吤洪妸鈺佺劦妞ゆ帒鍋嗛弨鐗堢箾婢跺娲寸€规洏鍨芥俊鍫曞炊閵娿儺浼曢柣鐔哥矌婢ф鏁Δ鍜冪稏濠㈣埖鍔栭崑锝夋煕閵夘垰顩☉鎾瑰皺缁辨帗娼忛妸褏鐣奸梺褰掝棑婵炩偓闁诡喗绮撻幐濠冨緞婢跺瞼姊炬繝鐢靛仜椤曨厽鎱ㄦィ鍐ㄦ槬闁哄稁鍘奸崹鍌炴煏婵炵偓娅嗛柛瀣ㄥ妼闇夐柨婵嗘噹閺嗙喐淇婇姘卞ⅵ婵﹥妞介、鏇㈡晲閸℃瑦顓婚梻浣虹帛閹碱偆鎹㈠┑瀣祦閻庯綆鍠栫粻锝嗙節婵犲倸顏柟鏋姂濮婃椽骞愭惔锝傛闂佸搫鐗滈崜鐔风暦閻熸壋鍫柛鏇ㄥ弾濞村嫬顪冮妶鍡楃瑐闁绘帪绠撳鎶筋敂閸喓鍘遍梺鐟版惈缁夋潙鐣甸崱娑欑厓鐟滄粓宕滃顒夋僵闁靛ň鏅滈崑鍌炴煥閻斿搫孝閻熸瑱绠撻獮鏍箹椤撶偟浠紓浣插亾濠㈣泛鈯曡ぐ鎺戠闁稿繗鍋愬▓銈夋⒑缂佹ḿ绠栭柣鈺婂灠閻g兘鏁撻悩鑼槰闂佽偐鈷堥崜姘额敊閹达附鈷戦悹鍥b偓铏亖闂佸憡鏌ㄦ鎼佸煝閹捐绠i柣鎰綑椤庢挸鈹戦悩璇у伐闁哥噥鍨堕獮鍡涘磼濮n厼缍婇幃鈺呭箵閹烘繂濡锋繝鐢靛Л閸嬫捇鏌熷▓鍨灓缁鹃箖绠栭弻鐔衡偓鐢登瑰暩閻熸粎澧楅悡锟犲蓟濞戙垹绠抽柡鍌氱氨閺嬪懎鈹戦悙鍙夊櫣闂佸府绲炬穱濠囧箻椤旇姤娅㈤梺璺ㄥ櫐閹凤拷
闂佽娴烽弫濠氬磻婵犲洤绐楅柡鍥╁枔閳瑰秴鈹戦悩鍙夋悙婵☆偅锕㈤弻娑㈠Ψ閵忊剝鐝栭悷婊冨簻閹凤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顨呴埢宥夊即閵忕姵鐎梺缁樺姉閸庛倝宕曞畝鍕厽闁逛即娼ф晶顔姐亜鎼搭垱瀚�
闂備浇宕垫慨鏉懨洪妶鍥e亾濮樼厧鐏︽い銏$懇楠炲鏁冮埀顒傜矆閸曨垱鐓熸俊顖濐嚙缁茶崵绱撳蹇斿
闂傚倷鑳堕幊鎾诲触鐎n剙鍨濋幖娣妼绾惧ジ鏌曟繛鐐珔闁告濞婇弻鈩冨緞鐎n亞鍔稿┑鈽嗗灲閹凤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