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药量和煎法看量效关系
“中药的不传之密在剂量”。中医专业的学生大多听过这句话,而具体剂量如何把握,想必也是初学岐黄者共有的困惑。
古代药量换算
《伤寒论》中药物剂量如何折算为当世用量,自汉以降一直众说纷纭,目前以柯雪帆经实物考证而得出的折算方法较为公允,即1两等于15.625克。而无论如何折算,都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即《伤寒论》方中药物用量远大于现今的临床药物常用量。
大青龙汤中麻黄6两(93.75克),白虎汤中石膏1斤(250克),大承气汤中大黄4两(125克),小柴胡汤中柴胡半斤(125克),葛根芩连汤中葛根半斤(125克)等,与今天临床常见的6至15克,至多30克的用量相比,均为不可想象之多。这或许也是古方效如桴鼓,而今天却有“中医只长于慢慢调养”这种认知的原因吧。
《吴鞠通医案》所载:“鞠通自医,丁巳六月十三日,时年四十岁。先暑后风,大汗如雨,恶寒不可解,先服桂枝汤一帖。为君之桂枝用二两,尽剂毫无效验。次日用桂枝八两,服半剂而愈。”则又可谓为量效关系之典型。
, 百拇医药
中药煎服法决定药量
不可忽视的是,古方中汤药的煎服方法亦与今不同。如《伤寒论》中药物多为一次煎煮,分次服用。据刘峰等在《煎煮过程对中药复方汤剂临床效果影响的因素分析》文中提出,头煎的有效成分煎出率约为30%,二煎为40%~50%。与今日临床上常用的两煎两服法相比,每次用量以及每日用量虽有差别,但并未到动辄五六倍之多。
以小柴胡汤中柴胡用量为例,柴胡半斤为125克,一煎的有效成分约为37.5克,每次服用量为一煎的三分之一,每服有效成分量约为12.5克。而以现代的两煎法,每服有效成分量为12.5克时,经反推计算,每剂方中柴胡用量应为31.25克,为现代临床常用量15克的两倍左右。考虑到《伤寒论》中多为外感伤寒疾病,传变迅速,宜取速效以截断病机,加之医药管理与医患关系古今有别,古方中药量较大也就不难理解了。
临证药量需随证化裁
, 百拇医药
药量也需因人制宜,如十枣汤中“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四逆汤中“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等,均提示要根据患者体质,灵活调整药物剂量。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古方的服用、停药、换药,是要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基础上进行的,典型如桂枝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可以说将中药服法的随证变化阐述得淋漓尽致。
《吴鞠通医案》中多有一二日即更方,乃至一日间三变其方之病例。如风温篇中一例,初六以辛凉解表;初七以玉女煎合银翘散表里两清;初八邪气还表复又解表;初九邪气入里,又以增液承气汤下之;初十以玉女煎加减清阳明热;十一日邪少虚多,以二甲复脉汤补虚复脉。读来真颇有临阵用兵之感,正如文中所言:“善攻病者,随其所在而逐之”。
“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素问·宝命全形论》中的这段话,其实并不仅指针灸时医师应小心谨慎,专心致志,而是对所有杏林中人的要求。
深究先贤立方之用意,量效之关系,严守辨证论治,三因制宜之原则,方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林繄依 张夏天 邱瑞瑾), 百拇医药(林繄依 张夏天 邱瑞瑾 北京中医药大学)
古代药量换算
《伤寒论》中药物剂量如何折算为当世用量,自汉以降一直众说纷纭,目前以柯雪帆经实物考证而得出的折算方法较为公允,即1两等于15.625克。而无论如何折算,都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即《伤寒论》方中药物用量远大于现今的临床药物常用量。
大青龙汤中麻黄6两(93.75克),白虎汤中石膏1斤(250克),大承气汤中大黄4两(125克),小柴胡汤中柴胡半斤(125克),葛根芩连汤中葛根半斤(125克)等,与今天临床常见的6至15克,至多30克的用量相比,均为不可想象之多。这或许也是古方效如桴鼓,而今天却有“中医只长于慢慢调养”这种认知的原因吧。
《吴鞠通医案》所载:“鞠通自医,丁巳六月十三日,时年四十岁。先暑后风,大汗如雨,恶寒不可解,先服桂枝汤一帖。为君之桂枝用二两,尽剂毫无效验。次日用桂枝八两,服半剂而愈。”则又可谓为量效关系之典型。
, 百拇医药
中药煎服法决定药量
不可忽视的是,古方中汤药的煎服方法亦与今不同。如《伤寒论》中药物多为一次煎煮,分次服用。据刘峰等在《煎煮过程对中药复方汤剂临床效果影响的因素分析》文中提出,头煎的有效成分煎出率约为30%,二煎为40%~50%。与今日临床上常用的两煎两服法相比,每次用量以及每日用量虽有差别,但并未到动辄五六倍之多。
以小柴胡汤中柴胡用量为例,柴胡半斤为125克,一煎的有效成分约为37.5克,每次服用量为一煎的三分之一,每服有效成分量约为12.5克。而以现代的两煎法,每服有效成分量为12.5克时,经反推计算,每剂方中柴胡用量应为31.25克,为现代临床常用量15克的两倍左右。考虑到《伤寒论》中多为外感伤寒疾病,传变迅速,宜取速效以截断病机,加之医药管理与医患关系古今有别,古方中药量较大也就不难理解了。
临证药量需随证化裁
, 百拇医药
药量也需因人制宜,如十枣汤中“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四逆汤中“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等,均提示要根据患者体质,灵活调整药物剂量。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古方的服用、停药、换药,是要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基础上进行的,典型如桂枝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可以说将中药服法的随证变化阐述得淋漓尽致。
《吴鞠通医案》中多有一二日即更方,乃至一日间三变其方之病例。如风温篇中一例,初六以辛凉解表;初七以玉女煎合银翘散表里两清;初八邪气还表复又解表;初九邪气入里,又以增液承气汤下之;初十以玉女煎加减清阳明热;十一日邪少虚多,以二甲复脉汤补虚复脉。读来真颇有临阵用兵之感,正如文中所言:“善攻病者,随其所在而逐之”。
“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素问·宝命全形论》中的这段话,其实并不仅指针灸时医师应小心谨慎,专心致志,而是对所有杏林中人的要求。
深究先贤立方之用意,量效之关系,严守辨证论治,三因制宜之原则,方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林繄依 张夏天 邱瑞瑾), 百拇医药(林繄依 张夏天 邱瑞瑾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