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中医专家 > 萧龙友
编号:13351950
缅怀一代儒医萧龙友
关键词:编者按:时值电视剧《老中医》热播,京城四大名医之萧龙友的嫡孙女肖(萧)承悰有感于剧中中医人共克时艰,弘扬中医之道,解救黎民疾苦的历史画卷,感慨之余回忆起祖父萧龙友先生与中医同呼吸,共命运的波澜一生,遂撰此文。

     编者按:时值电视剧《老中医》热播,京城四大名医之萧龙友的嫡孙女肖(萧)承悰有感于剧中中医人共克时艰,弘扬中医之道,解救黎民疾苦的历史画卷,感慨之余回忆起祖父萧龙友先生与中医同呼吸、共命运的波澜一生,遂撰此文。

    萧龙友书法作品。

    时值中央电视台热播电视剧《老中医》,作为一名从医50余年的老中医人,我也关注了电视剧情,看到了一幕幕近代中医人于艰难中奋起,弘扬中医之道,解救黎民疾苦的历史画卷,不禁感慨万千。动情之余,不由想起了我的祖父、一代儒医萧龙友先生。

    萧龙友(1870—1960)生于晚清,生平跨越两个世纪。他幼读经史,青年时期考中清时四川拔贡,后在山东、北京为官,官至知府、国务院参事等职。58岁时弃官业医,医道精妙,医德高尚,而且为人行侠仗义,受到各阶层人士的推崇和信赖,多次受德国医学博士狄博尔邀请会诊疑难杂症,是当时中医界的领袖人物之一,与孔伯华、汪逢春、施今墨共被誉称为京城四大名医。

    萧龙友书法造诣极深,很多人把他开的方子保存甚至装裱起来。他还十分喜爱收藏文物。1961年,萧龙友子女遵其遗嘱,将他收藏的140余件文物捐与故宫。2010年,正值萧龙友诞辰140周年,故宫博物院在景仁宫举办了“萧龙友先生捐献文物精品展”,瓷、墨、书、画件件俱是精品。

    萧龙友爱国爱民,刚正不阿,心忧天下。在日本侵华期间,他毅然决然地把两个儿子送到抗日后方,绝不让他们留下当亡国奴,而他自己不顾年迈多病,在繁忙的医务之余,亲自承担起抚养、教育第三代的责任。1943年,萧龙友的女婿、著名画家蒋兆和耗时一年,在沦陷后的北平创作了《流民图》,成为中华民族抗战的历史画卷。当年10月29日在太庙正殿展出,萧龙友在日本宪兵队包围太庙禁展前的两个小时,在其女儿、著名书画家萧琼的搀扶下走进太庙大殿,并为展览题词。

    新中国成立后,萧龙友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第二届代表;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任主席团成员;作为中医学家当选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及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他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一生,恰似一部中医药事业变迁发展史,我自幼在他身边长大,有幸聆听他的教诲,听他讲述中医往事。看到《老中医》剧中反映的1929年全国中医药界团结一致成功反击“废止旧医案”的历史事件,我不由得忆起当年在祖父身边生活成长的点点滴滴,忆起了当年我的祖父萧龙友讲述的一些中医往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608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