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仲景思维下的桂枝去芍药汤
《伤寒论》第21条: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脉促胸满”是否可以看作是“气上冲”呢?笔者认为当然可以,只不过这里的“气上冲”更为严重。为了突出桂枝“平冲降逆”的作用,张仲景把起反佐作用的芍药去掉了。若不去,相应的就要增加桂枝用量,如第117条治疗“气从少腹上冲心”的桂枝加桂汤。
“脉促”有两个意思:经方大家胡希恕认为这是强调寸部的脉管相对于关尺要更充盈一些,说明人体的排病能量与趋势集中于上焦,分布不均衡是心血循环异常导致的。笔者认为这是心悸、早搏、心律失常等的脉象,类比桂枝甘草汤的“心下悸,欲得按”。所以,桂枝去芍药汤是桂枝甘草汤的加强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582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部联系。
瀵邦喕淇婇弬鍥╃彿
閸忚櫕鏁為惂鐐
鐠囧嫯顔戦崙鐘插綖
閹兼粎鍌ㄩ弴鏉戭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