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眸善睐美肌肤 诗情画意一斛珠 ——诗词中的珍珠及其药用价值
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这首《一斛珠》是苏轼的作品,描写途经洛阳时对妻子王弗的相思之意。词牌《一斛珠》源于唐玄宗和梅妃的故事:医生江仲逊的女儿江采苹被选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因其喜梅,被封为梅妃。杨玉环入宫后,梅妃宠爱日衰。一日,玄宗命封珍珠一斛密赐梅妃,妃不受,写诗回复玄宗曰:“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玄宗览诗,怅然不乐,令乐府配以新曲,名《一斛珠》。
珍珠文化多璀璨
珍珠以其高贵的身份、华丽的容颜、典雅的仪态、纯洁的品性满足着人类的爱美之心。人们也喜欢用“珠光宝气”形容富贵,用“贝阙珠宫”形容华丽房屋,用“翠绕珠围”形容华丽服饰,用“珠联璧合”形容美好事物的结合等。
以珍珠为主角的“合浦还珠”故事自古就是廉政教育的典型,据《后汉书·孟尝传》载,合浦郡盛产珍珠,闻名海外,当地老百姓以采珠为生,贪官污吏趁机盘剥,珠蚌产量越来越低,饿死不少人。东汉顺帝派孟尝当合浦太守,他清正廉明,革除弊端,不准滥捕,珠民的生计也得到改善。不到一年,合浦又盛产珍珠了。今天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合浦还珠”事件,其实也是人类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典范。
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珍珠当属与和氏璧齐名的“隋侯之珠”。据《搜神记》载,隋侯外出,路遇一条受伤的蛇,于是将其救活。一年后,隋侯出行,梦见一个少年,自称是当年被救的蛇,特意奉上宝贝,感谢救命之恩。隋侯醒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1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