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467748
当中医遇上大数据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9日 科普时报
     有朝一日,当中医再进行舌诊时,可以通过舌象标准化图像来展现定性定量的数据,分析其与大数据平台上疾病证候之间的关系;可以借助舌象动态变化趋势,来显示某种疾病的具体风险系数,比较和评价动态治疗有效性。

    问题探讨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都有其科学内涵,但往往被人误会。以往中医诊断方法的尴尬就在于四诊的判断主观性太强。传统的中医脉诊更讲究手指的感觉。但现代脉诊技术通过对脉搏波形的深层次解读,增加了脉象信息维度,(比如血管紧张度、血流流利度、脉搏的力量及均匀度等。)把传统脉诊手指下的感觉定量化、精确化。

    那么,望舌作为一种中医诊病的重要诊法,能不能进行数据化和指标化呢?

    其实,舌诊同脉诊一样,都是具有中医特色的传统诊断方法,舌象也是反映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最敏感的指标,在中医诊疗疾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舌诊中,薄白苔预示病初起,病轻浅,胃气未伤;舌苔黄厚腻、舌边尖红,表示痰热;舌红无苔、舌面光滑如镜,意为胃阴虚等。在中医临床诊断上,有时候舌诊比脉诊更直观、更容易掌握和应用。如果应用计算机视觉原理和图像技术,建立舌诊信息的客观、量化识别方法,实现传统诊法的客观化和定量化,对中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 百拇医药
    舌象数字化诊断难,难在某些舌象特点较难量化,而且具体特征缺乏统一的量化标准。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重要项目的资助下,上海中医药大学数字化设备研发团队以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为指导,应用计算机视觉原理和数字图像采集分析方法,对中医舌象诊断信息特征进行采集、识别、分析和诊断,探索性地建立了舌诊信息的数字化分析诊断系统,实现了传统舌诊中舌质、舌苔的颜色、质地、纹理、形状等诊断特征的量化分析与智能分类诊断。

    这项研究集中医临床舌诊、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功能于一体,客观、标准、智能地实现了传统舌诊方法进行疾病分析诊断的数字化。相关成果和方法已在慢性胃炎、心血管疾病、肿瘤、中风、糖尿病、肝硬化、肺炎、高血脂、乳腺增生等常见病的病证舌象和证候分析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建立中医药疗效评价标准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了实现揭示中医舌诊的科学内涵,实现中医舌诊标准化技术的普适性这一根本目标,研发人员与国内从事舌诊技术研究的主要团队,以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长期合作的信息技术研究团队,组建了联合研究团队,获得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中医智能舌诊系统研发”项目资助。
, 百拇医药
    项目团队借助图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舌象诊断相结合,研发出不同功能需求定位的智能化舌诊仪,如医用小型舌诊仪、医用舌面诊一体仪、家用小型舌诊仪、智能健康镜等,并注册医疗器械注册证;基于大数据、专家共识、临床评价等技术方法,研究建立中医舌诊技术与仪器的诊断规范与标准,并进行相应的应用研究,形成一批中医舌诊领域的行业规范标准,如舌诊仪质量与安全规范、舌象数据采集规范、舌诊分类与术语规范等;基于健康体检,围绕肺癌、糖尿病、高血压等重大、典型疾病,构建出拥有5万例临床案例的多中心、大样本数据库,创建智能舌诊系统和云服务数据分析挖掘示范应用平台。

    这不仅仅是一个只与舌象诊断相关的封闭系统。我们希望通过多中心临床示范应用,构建“以舌诊为中心”的中医病证智能诊断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将中医四诊、现代医学指标等纳入其中,“真正盘活”舌诊技术的临床应用瓶颈,推动中医诊疗技术跨越式发展,提升中医药现代化内涵,以中医的优势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可以想见,未来无论对医生还是患者,现代化中医舌诊、脉诊都变得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可能:当高血压、糖尿病甚至肿瘤等病症的风险性可以用大数据的规则刻画出来,人们可以根据具体疾病的风险系数对健康状况进行干预和调整,将“治未病”落到实处,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系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 http://www.100md.com(许家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