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468879
以传承胡耀贞内功为桥梁推动治未病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199期
     对中医药治未病体系建设来说,其所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而这一转变既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全球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胡耀贞以医、武服务于社会,并虚心向儒释道等各家的有成就者请教,最后在传统内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静动内功”。

    胡耀贞内功可以作为一个示范性的桥梁,通过对治未病的实践,既能够让实践者体会到健康之道的不可或缺,又能够让社会看到可行的以健康为中心的医学发展路径。

    经过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选择,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华优秀继往开来的重要推动力量。

    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并实施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到2030年,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一表述的实质性精神是向全体医药界传达出前所未有的认识,即在治未病领域,中医药在理论上是居于主导地位的,以后要做的只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使其在实践上和事实上实现规划所设计的目标。

    《规划纲要》在“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部分既指出了具体性的各项措施,又强调了“大力传播中医药知识和易于掌握的养生保健技术方法,加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运用,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能够促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于上述阐释,我们能够看到中医药从具体到抽象的上升,有助于打破原来只是低头拉车,而不愿抬头看路的旧习惯。

    中医药治未病需要实现从医院到社会的一体化跨越

    从《黄帝内经》的精神来看,中医药的治未病属于“教化”的范畴,是上古圣人所从事的事业和工作。《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圣人之所以能够“行不言之教”,是因为他首先觉悟到了“治未病”的可行性和现实性,并且能够以身作则,顺从阴阳变化规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8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