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杂志》 > 1993年第5期
编号:10499735
病毒性肝炎病人血中性粒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的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1993年第5期
     作者:范学工 张铮

    单位:410008长沙,湖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科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930519 为探讨血中性粒细胞(PMN)合成和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TNF)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我们进行了一些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病毒性肝炎57例,男44例,女13例,年龄20~64岁。除急性肝炎中9例为甲型肝炎外,余均为乙型肝炎。诊断根据1990年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标准,二分之一的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例经肝组织学检查证实。20名健康献血员作为正常对照,男9人,女11人,年龄22~41岁。

    2.PMN TNF 诱导与测定:常规分离PMN,以内毒素(LPS)为诱导剂,L929细胞为靶细胞,按Dubravec及Flick的方法进行,最佳诱导时间为5小时。
, 百拇医药
    3.TNF活性计算:TNF细胞毒=(1-(试验OD)/(对照OD))×100%。以能使L929细胞50%死亡的最大稀释倍数的倒数为TNF活性单位。4个单位以下,为未能测出TNF。

    4.除外巨噬细胞TNF的影响:由于我们分离的PMN纯度为97%,而巨噬细胞也能产生TNF,为排除所测PMN TNF可能为巨噬细胞所产生,我们对此进行了比较。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取单个核细胞,置培养瓶中,5%CO2、37℃培养2小时后,倾去非粘附细胞,洗下粘附细胞,调整浓度为2×105/ml,与PMN(1×106/ml)同时同样条件诱导和测定TNF。结果显示,巨噬细胞为PMN五分之一量时,TNF为PMN TNF的三分之一。从而说明PMN确能产生TNF。

    二、结果

    1.TNF活性:正常人血清TNF和PMN TNF在男女之间,不同年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未经LPS刺激的20名正常人PMN培养上清液均未能测出TNF。与正常人比较,慢性活动性肝炎和重型肝炎病人血清和PMN TNF均明显升高(表1)。未经LPS诱导的PMN,急性肝炎病例增未测出;慢性活动性肝炎有3例测出TNF,分别为4、8、4U/ml;重型肝炎5例测出TNF,分别为6、8、8、8、4U/ml。
, 百拇医药
    表1 肝炎病人TNF活性 组别

    例数

    平均年龄(岁)

    血清TNF

    PMN TNF

    正常人

    20

    32

    9±3

    6±2

    急性肝炎

    15

    33
, http://www.100md.com
    8±4

    6±2

    慢活肝

    20

    38

    17±7*

    12±7*

    重型肝炎

    22

    39

    28±18*

    17±10*
, 百拇医药
    *与正常人比较,P<0.01

    2.血清TNF与PMN TNF的相关性:不论是正常人,抑或病人,其血清TNF与PMN TNF都有显著相关性。

    3.病人TNF动态观察(表2)

    表2 肝炎病人TNF动态观察(±s,U/ml) 组别

    例数

    血清TNF

    P值

    PMNTNF

    P值

    慢性活动性肝炎

    入院时
, 百拇医药
    6

    20±9

    <0.01

    17±10

    <0.05

    恢复期

    6

    9±5

    6±3

    重型肝炎

    入院时

    8

    23±12
, http://www.100md.com
    <0.05

    18±13

    <0.05

    恢复期

    8

    14±8*

    7±3

    *与正常人比较<0.05

    4.TNF与病情的关系:存在继发感染,并发症及病情恶化的重型肝炎患者,其血清TNF明显升高;而PMN TNF仅在继发感染者有明显升高(表3)。

    表3 肝炎病人TNF与病情的关系(±s,U/ml) 病情
, http://www.100md.com
    例数

    血清TNF

    P值

    PMNTNF

    P值

    继发感染

    有

    11

    39±19

    <0.01

    22±12

    <0.05

    无
, http://www.100md.com
    11

    17±6

    12±3

    并发症

    有

    8

    43±20

    <0.01

    21±9

    <0.05

    无

    14

    19±10
, http://www.100md.com
    15±10

    预后

    死亡

    8

    43±20

    <0.01

    21±9

    <0.05

    存活

    14

    19±10

    15±10

    指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肝昏迷
, 百拇医药
    三、讨论

    病毒性肝炎的肝细胞损害机理是十分复杂的,TNF在肝细胞破坏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结果证实了TNF与病毒性肝炎肝细胞损害有密切关系,同时也说明PMN TNF亦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内毒素是较强的TNF诱生剂。肝炎病人存在内毒素血症,所以我们认为病人血清及PMN TNF增高,与病人存在内毒系血症和继发感染有关。本组病例中继发感染者,血清和PMN TNF均高于无感染者,亦支持此点。在慢性活动性为和重型肝炎中,分别有3例和5例病人PMN未经诱导也测出了TNF,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没有明显的感染证据,但有可能存在潜在感染。5例重型肝炎均有原发性腹膜炎,故PMN可能在体内已预激活,从而在体外测出了TNF。同时测定的正常人和急性肝炎病人未经LPS诱导和PMN上清液,均未测出TNF,可以除外实验污染所致的可能。有并发症及病情恶化者,血清TNF与PMN TNF升高不一致,可能是血清TNF还受巨噬细胞TNF的影响。

    (收稿:1992-07-20 修回:1993-02-1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