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1998年第2期
编号:10498885
恒牙列初期骨性Ⅱ类错患者颅颌结构的一年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1998年第2期
     作者:姚森 寺田员人 花田晃治

    单位:710032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姚森);日本新澙大学齒学部正学教室(寺田员人、花田晃治)

    关键词:恒牙列;X线片;骨性错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980217恒牙列初期骨性Ⅱ类错患者

    颅颌结构的一年观察

    【摘要】 目的 研究处于恒牙列初期的骨性Ⅱ类错,随着颌骨自然生长调整畸形程度发生的变化,指导早期矫治。方法 随机抽取临床40例恒牙列初期骨性Ⅱ类关系错患者,进行近一年时间的观察。对观察前、后患者的侧位X线头影片做Downs法测量分析及配对t检验。结果 处于恒牙列初期的女性患者,上下颌骨关系无明显自然改变,但上颌切牙表现为更加前突,下颌切牙会更加舌倾;男性患者的下颌骨表现为向前、向上方向旋转生长,其变化数值虽有统计学意义,但改变的绝对数值不大。结论 对骨性Ⅱ类关系错患者需要及早施以矫治。
, http://www.100md.com
    One year observation of craniomandibular structure changes of skeletal class Ⅱ patients in early permanent dentition Yao Sen*, Terada Kazuto, Hanada Kooji.*College of Stomatology,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raniomandibular growth of skeletal class Ⅱ patients in early permanent dentition so that demonstrate malocclusion development and decide orthodontic treatment opportunity. Methods Forty skeletal class Ⅱ patients in early permanent dentition were selected at random and observed for one year. The lateral cephalometric X-ray films were taken before and after observation for every patient, then Downs analysis and doublet test were made. Results Female patients′ jaws relation didn′t change in early permanent dentition, but upper incisors were more protrusive than before, and lower incisors inclined lingualy. Male patients′ mandible grew upward and forward, but the absolute value of small change.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treat skeletal class Ⅱ deformities early.
, http://www.100md.com
    【Key words】 Permanent dentition X-ray film Malocclusion, skeletal

    骨性Ⅱ类关系错是常见的牙颌畸形,主要表现为上颌相对前突、下颌相对后缩,上下颌骨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差别超出正常范围[1]。恒牙列初期,随着颌骨的自然生长调整,患者错畸形的程度是否会好转或加剧,涉及到是否需要早期实施矫治的问题。我们对处于恒牙列初期的骨性Ⅱ类关系错患者颅颌结构的自然变化,进行了近一年时间的观察。

    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日本新澙大学齒学部正科既存Ⅱ类拥挤错患者40例(男、女各半)。患者均处于牙龄ⅢC期,第二磨牙刚开始萌出,安氏分类均为Ⅱ类1分类。侧位X线头影片显示其面角(NPg-FH)、AB平面角(AB-NPg)均小于正常范围,而颌凸角(NA-PgA)、Y轴角(SGn-FH)均大于正常范围[2] 。因全颌曲面断层X线片显示尖牙和前磨牙的牙根尚未发育完全,不便立即实施固定矫治,故暂且进行了观察而未做任何治疗。
, http://www.100md.com
    男性患者就诊时的年龄为11~13岁,平均12岁;观察期为9~14个月,平均11.8个月。女性患者就诊时的年龄为10.5~13.2岁,平均11.9岁;观察期限为8~14个月,平均12.1个月。男、女患者就诊时的平均年龄及其平均观察期限差异无显著性。

    二、X线头影测量分析

    于首次就诊时及观察结束后分别给患者拍摄颅颌侧位定位X线头影片,定点、描图后用计算机辅助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进行处理,做Downs法测量分析。比较观察前、后每名患者的X线头影Downs测量值并进行配对t检验。

    结果

    40名处于恒牙列初期的骨性Ⅱ 类关系错患者,在近一年的自然生长前后,其颅颌X线头影Downs测量值的配对t检验结果见附表。
, http://www.100md.com
    附表 观察前后患者X线头影Downs测量值

    配对t检验(单位:°,mm) 测量项目

    男

    女±s±s

    NPg-FH

    1.57±1.48*

    0.24±0.22

    NA-APg

    0.39±0.38
, 百拇医药
    -0.95±0.95

    AB-NPg

    -0.29±0.27

    0.07±0.06

    Mp-FH

    -1.67±0.69**

    0.13±0.11

    SGn-FH

    -0.82±0.81

    0.55±0.05

    OP-FH

    -2.51±2.39*
, 百拇医药
    -1.70±1.60

    U1-L1

    -0.47±0.51

    -1.40±1.65

    L1-OP

    0.68±0.43

    1.96±2.55*

    L1-Mp

    -0.46±0.56

    0.08±0.82

    U1-APg(mm)
, 百拇医药
    0.29±0.25

    0.59±0.98*

    *P<0.05,**P<0.01,:观察前后差值的均值

    讨论

    一、造成骨性Ⅱ类关系的因素分析

    颌骨由牙槽骨和基骨构成,牙槽骨以基骨为基础。上下颌骨的基础部分在正中位时的前后位置关系被称为骨性关系[1],骨性关系有Ⅰ类、Ⅱ类、Ⅲ类之分。Ⅱ类 骨性关系不仅有牙性错位的临床表现,更重要的是上、下颌骨的基骨部分在矢状方向上的关系也不协调,上颌相对前突,下颌相对后缩。而造成骨性Ⅱ类关系的因素,目前认为有三类8种[3]。第一类是颅部因素,包括前颅凹伸长、颅基角增大,二者均可使颞下颌关节窝、髁状突、下颌骨位置后移,从而形成骨性Ⅱ类关系。第二类是由于上颌部的因素,包括上颌骨在垂直方向上过生长、上颌骨后部下垂、后牙牙槽突过生长及上颌骨在前后方向上过生长。前三种因素均可使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而形成骨性Ⅱ类关系,第四种因素则是由于上颌骨相对前突而形成骨性Ⅱ类关系。第三类是下颌部因素,包括下颌骨在前后方向上生长不足,造成下颌骨体短小而形成骨性Ⅱ类关系;另外,下颌骨在垂直方向上生长不足,也可引起下颌骨升枝短小、下颌角增大,使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而形成骨性Ⅱ类关系。
, http://www.100md.com
    具备上述某一项因素,并不一定就造成骨性Ⅱ类关系。例如,患者的下颌骨在前后方向上生长不足,但若其颅基角也很小且前颅凹很短, 该患者就不一定表现出骨性Ⅱ类关系的症状。根据Enlow的颅面生长平衡原理[4,5],若上述某一因素增大或减小,其它因素会在相反方向上对其进行或多或少的补偿。恒牙列初期正是全身一个重要的快速生长期,随着颌面部的生长发育,上述多个因素可否相互代偿而使骨性Ⅱ类关系好转,尚待进一步研究。

    二、恒牙列初期骨性Ⅱ类关系错患者颅颌结构的变化

    从附表中可以看到,处于恒牙列初期的骨性Ⅱ类关系女性错患者,经过平均11.9个月的自然生长,其上下颌骨在矢状方向上的关系无明显改变,但上颌切牙却更加前突(U1-APg距增大),而下颌切牙也向舌侧倾斜了(L1-OP角增大)。 从此点上来说,女性患者的错程度加剧了。而男性患者经过11.8个月的自然生长,下颌骨虽然向前、向上方向生长了(面角增大、下颌平面角和平面角均减小),错畸形的程度有所好转,但从改变的绝对值来看还是比较小。如此小的自然改变,不足以使骨性Ⅱ类关系完全恢复正常,尚需使用外加矫形力(orthopedic force)来调整颌骨关系。
, 百拇医药
    造成骨性Ⅱ类关系的因素,均受遗传与环境因素双重影响。正因为其受环境的影响,也为临床施以矫形力改变颌骨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性。恒牙列初期正处于人体第三个快速生长期,细胞代谢旺盛、骨改建迅速。此时若给患者施以矫形力,能比较容易地使其颌骨发生改建,比较迅速地改变颌骨关系的不协调。此时,即使能使不协调的颌骨关系有小的改善,也会明显减少后期进一步矫治的难度[6]

    从附表中还可以看到,男性患者下颌骨向前、向上方向发生了旋转改变,而女性患者的颌骨关系则无明显改善。这可能是由于女性患者的生长发育开始和结束 均较男性早。在我们观察的时间内,下颌相对于颅部及上颌部来说,自然生长已不太明显。这提示需对此类患者及早施以矫治,以改变颌骨的生长方向、生长量和相互间关系的不协调。此外,观察期限较短的因素也不能排除。

    处于恒牙列初期的骨性Ⅱ类关系错患者,随着颌骨的自然生长,女性患者的颌骨关系自然改变不太明显。但上颌切牙更加前突,下颌切牙向舌侧倾斜了。男性患者下颌骨向前、向上方发生了旋转改变,但改变的绝对数值不大。对骨性Ⅱ类关系错患者应及早施以矫形治疗,以改变不协调的颌骨关系。
, http://www.100md.com
    作者单位: 710032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姚森);日本新澙大学齒学部正学教室(寺田员人、花田晃治)

    参考文献

    1 T.D.福斯特著.口腔正畸学.傅民魁,林久祥,谢以岳,等译.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88.39-45.

    2 饭镓哲夫,石川富士郎,佐藤通泰,他著.齿科矫正学,东京:クインテツセンス株式会社,1989.113-118.

    3 FV丹狄著(姚森译).口腔正畸矫治器图谱:结构、原理、应用.修定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5.191-200.

    4 傅民魁,主编.口腔正畸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6-20.

    5 Enlow DH, Harris DB. A study of the postnatal growth of the human mandible. Am J Orthod, 1964, 50:25-30.

    6 花田晃治,主编.齿科矫正のポイント55.东京:日本齿科评论社,1994.80-85.

    (收稿:1996-03-14 修回:1997-08-2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