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497660
河鲀鱼中毒误诊致死亡1例
http://www.100md.com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
     作者:丛惠萍 时文英

    单位:丛惠萍 文登市小观医院(山东省文登市 264402);时文英 济南军区总院儿科

    关键词:河毒素;中毒;儿童

    青岛医学院学报990359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 R155.3

    病儿,男,7岁。因腹部不适、恶心、呕吐4h、被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给予氟哌酸0.2g口服,效果不好,并逐渐加重,伴腹泻,四肢无力,全身不适,口渴,舌尖麻木。当地医院复诊为小儿肠炎,给予头孢氨苄胶囊口服,小诺霉素治疗,治疗后病儿走路不稳,出现醉酒步态,言语不清,再次入院治疗。检查:脉细弱,BP 9/7kPa,呼吸表浅,点头样呼吸,神志不清,四肢潮冷,浅淋巴结未扪及,心音低钝,心率60min-1.心电图检查: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再次详细追问病史,有吃河鱼鱼籽史。根据病史,结合临床表现,最后诊断为河鱼中毒。经吸氧、输血浆、纠酸扩容、升压药物及对症等治疗无效,因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

    讨论 河鱼含有剧毒的河毒素,其内脏的毒素含量最高,特别是肝脏、卵巢和鱼籽的毒性最为剧烈,其毒素相当稳定,炒煮、日晒、盐腌均不能破坏,高温高压也不能使其毒素完全破坏。河毒素具有箭毒样作用,能够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导和阻滞神经轴索除极过程离子转运,使末梢神经麻痹,先是感觉障碍,故早期出现口唇及舌尖麻木,继之运动神经麻痹,四肢无力,言语不清,对随意肌包括呼吸肌有抑制作用,致脑干麻痹、呼吸及循环衰竭、血压下降。河毒素对消化道黏膜也有局部刺激作用。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本例病儿误诊原因在于:①对中毒认识不够,本例病儿在夏季发病,且两次均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言语无力,难以用胃肠炎来解释症状时也未予重视,导致误诊。②询问病史不仔细,且临床医生缺乏全面和深入病情分析,也是造成误诊的原因之一。因此,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卫生宣传,向群众宣传不要食用河鱼。另外,首诊大夫接诊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以免误诊或漏诊。

    (1999-01-28收稿 1999-05-15修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