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数理医药学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498946
521例言语障碍患者的病因探讨
http://www.100md.com 《数理医药学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袁建伟 彭涛 薛英

    单位:袁建伟 彭涛 薛英(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 武汉430071)

    关键词:言语障碍;病因;防治;康复

    990316

    摘 要 通过521例言语障碍患者的病因分析发现,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发病率存在差异(P<0.05),同时还发现造成言语障碍的病因以聋哑为主(326例,62.6%),其次为脑功能障碍(112例,21.50%)。

    言语障碍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为此,我们对521例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并比较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发病率及发病原因,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21例言语障碍患者,其中男性304例(58.30%),女性217例(41.70%),其年龄分布及临床分类分别见表1和表2。
, http://www.100md.com
    表1 521例言语障碍患者年龄分布 年龄段

    男性病例数

    女性病例数

    2~

    40

    20

    10~

    33

    25

    20~

    74

    47

    30~
, 百拇医药
    76

    55

    40~

    28

    25

    50~

    25

    16

    60~

    28

    29

    合 计

    304

    217
, 百拇医药
    表2 521例言语障碍患者临床分类 语言表达程度

    病例数

    构成比%

    不会讲话

    246

    47.20

    少数单词

    101

    19.40

    少数短语

    30

    5.70

    初步对话
, 百拇医药
    69

    13.20

    基本交谈

    75

    14.40

    合 计

    521

    100

    表1显示言语障碍患者年龄以20~和30~年龄段多见(48.37%),表2显示言语障碍的程度以不会讲话为主(47.20%)。

    2 结果

    2.1 山区与非山区发病率的比较
, 百拇医药
    从表3可以看出,非山区的发病率为13.94%,山区的发病率为16.52%,经卡方检验(P<0.05),可以认为山区与非山区的发病率存在差异,即山区的发病率高于非山区的发病率。

    表3 521例言语障碍患者地区分布比较 地区

    发病例数

    未发病例数

    合 计

    非山区

    215

    1327

    1542

    山区

    306
, 百拇医药
    1546

    1852

    合 计

    521

    2873

    3394

    2.2 病因构成

    从附图可见,在521例言语障碍患者的发病病因构成中,以聋哑最多见(占63%),其次为脑功能障碍(22%)。

    附图 521例言语障碍患者病因构成图

    3 讨论

    3.1 言语障碍的病因
, http://www.100md.com
    言语障碍的发病率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而且病因分布也有一定的地区特异性。在造成言语障碍的病因中以聋哑最多,约有65.34%(213/326)的病例是山区居民;而脑功能障碍者中有66.07%(74/112)为山区居民;相反脑血栓患者有83.33%(15/18)为非山区居民。这表明除了经济、教育及医疗条件以外,饮食结构的不同也与言语障碍的发病有关。另外,在521例中,父、母双方有言语障碍的为55例,其中父方有言语障碍为24例,母方有言语障碍为22例,双方同时有言语障碍为9例,这提示遗传因素似与本病的发生有某种关系。

    在我国聋哑的发病率约为1~2‰,存在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妊娠感染、宫内窒息、发育异常等因素;后天性因素主要是指因各种疾患引起聋哑。据Hall DMB报道[1],渗出性中耳炎在学龄前儿童的发病率约为1/3,听力损失最高可达60dB,可以严重影响言语功能的正常形成和发展。

    3.2 言语障碍的预防和治疗
, 百拇医药
    日本在对失语患者进行言语残疾评估时,已广泛应用了标准言语检查法,以帮助寻找满意的康复目的,来满足日常生活交流所需的言语能力[2]。造成言语障碍的许多病因是可以避免的并且是可以治愈的。我国提倡婚前体检、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政策,对预防先天性聋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应针对造成后天性聋哑的各种病因进行积极治疗,慎重使用抗生素,尽可能不造成耳毒性损伤。对患有口腔科疾病的儿童,如舌系带过短、腭裂以及口吃的儿童应在学龄前进行治疗和矫正,使其早日恢复正常的言语功能,以避免发生言语障碍。

    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应普及聋哑疾病的有关知识,以做到积极预防、积极发现、积极治疗,以避免造成听力的不可逆性的损害,从而导致聋哑。

    3.3 言语障碍患者的再教育和康复

    日本学者神田敬报道称[3],聋哑儿童的再教育问题认为,对于聋哑患儿,医学、教育、疗育三者之间应密切合作,提倡组成医师、教师、语言师三结合协会。耳鼻喉医师对耳聋儿童的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负有重要作用。通过对521例言语障碍患者的分析,我们认为针对发音迟缓、构音障碍、脑功能障碍,应重视儿童的学龄前教育,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对患儿的听觉中枢给予声刺激以利于形成和练习发音。目前我国各地大城市已相继成立了言语康复中心,开设了言语康复训练班,初步解决了城市聋哑儿童言语训练和再教育问题。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Hall DMB. When does secretery otitis media affect language development? Arch dis in child, 1986,61:42.

    2 左藤昭美.幼小儿の急性中耳炎治疗时の听力检查成绩.およびテインパノグラムにつひこ。耳鼻临床,1983,76:1565.

    3 神田 敬.难听儿の教育にかかおゐ问题点.目耳鼻,1986,89:240.

    收稿日期:1998-11-1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