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检验杂志》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499211
红细胞沉降率动态图形对临床诊断意义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临床检验杂志》 1999年第5期
     作者:王海 傅淑宏 丛玉隆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关键词:红细胞沉降图形;鉴别诊断

    临床检验杂志990528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简称ESR或血沉)是应用于临床诊断和观察某些疾病活动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某些自动血沉分析仪又比一般的血沉仪多了可根据红细胞沉降高度与时间而提供的动态图形,本文作者就此动态图形对各类疾病的鉴别诊断是否有意义进行了探讨。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器材 意大利产MONITOR-J+自动血沉分析仪及其配套血沉管。该仪器经过本室鉴定,结果与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 in Hematology)推荐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百拇医药
    1.2 实验对象 风湿科,肾病科,肿瘤科和呼吸科中血沉结果>25 mm/h的患者共250例。男性125例,女性125例;年龄10~70岁。

    1.3 实验方法 在随仪器所配套的血沉管中加109 mmol/L的枸橼酸钠0.4 ml,抽取患者静脉血2.6 ml加入血沉管中充分混匀。插入自动血沉分析仪中进行分析,将动态图形按照各类疾病分类并进行各种对比。

    动态分析是以沉降管内血浆层沉降高度与对应时间关系的H-t曲线实时反映血沉的变化。这种动态图形呈S形(如图1示),动态曲线图形显示出的三个部分,分别称为聚集期、恒定沉降期、充塞期(period of aggregation;period of constant sedimentation;period of packing)[1]
, http://www.100md.com
    30 min:31 mm/h

    60 min:68 mm/h

    1.K. :32.50

    图1 血沉动态曲线

    2 结果

    我们将血沉的动态图形按照不同的疾病归纳在一起,分别以30 min和60 min来分析动态图形中曲线的斜率和曲线显示的血液沉降的三期是否有异同点。然后再将结果相同,但疾病种类不同的动态曲线图形归纳在一起再分别进行30 min和60 min的分析,试图找出各类疾病之间的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此自动血沉分析仪分析的动态曲线图形对各类疾病并无特异性,即对临床诊断各类疾病在动态图形上意义不大。五年前,我们曾使用国产动态血沉仪进行200余例病例分析,也得出同样的结果,图2是一组血沉结果为40±1 mm/h的风湿、肿瘤、肾病及呼吸病动态曲线图形。
, http://www.100md.com
    30 min:40 mm/h 30 min:40 mm/h 30 min:9 mm/h 30 min:40 mm/h

    60 min:67 mm/h 60 min:63 mm/h 60 min:65 mm/h 60 min:76 mm/h

    1.K. :36.75 1.K. :35.75 1.K. :35.75 1.K. :39.00

    风 湿 肿 瘤 肾 病 呼 吸

    图2 四种疾病血沉动态曲线

    3 讨论

    血沉是一项临床常规测试指标,血沉的结果对许多疾病的活动、复发、发展有监测作用,有较大的临床参考价值。关于动态血沉与临床意义的文章,也曾经有过研究报道[2],但也只是说明自动血沉分析仪分析的动态曲线反映的是血沉沉降机理的不同。众所周知影响血沉时间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1)细胞的形状和大小;(2)细胞的变形性;(3)细胞的聚集性;(4)细胞的数量;(5)介质上升流动;(6)沉降管的倾斜度;(7)细胞间的相互作用;(8)血液中其它指标影响等[3]。其他如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血沉方程和球蛋白等对红细胞沉降的影响。
, http://www.100md.com
    某些疾病的病理作用可能使上述某种因素发生变化而导致血沉变化,但这种并不特异,例如,许多病因均可引起血浆蛋白成分或比例的变化,甚至可导致几种因素交叉变化,这些现象从血沉动态图形是反映不出来的。

    纤维蛋白元和球蛋白的增高使红细胞失去了在血浆中正负电荷平衡的悬浮稳定性,即促进了红细胞串钱状的形成而血沉加快,这一原因的疾病包括活动性结核病,风湿病、SLE、急性炎症、脑梗塞、恶性肿瘤等,这一类疾病的血沉动态曲线图形显示为持续性速降型。

    通过我们各种对比、交叉分析所得,动态曲线所反映的是各种指标对血沉的影响,而对临床诊断某一种疾病却没有特异性。

    参考文献

    1 Rourke M D,Ernstene A C.A method for correcting the erythrocyte sedimenation rate for variations in the cell volume percentage of blood.J Clin Invest,1980,8:549~55

    2 Kuo C D,et al.Continuos monitoring of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process:a new possible mechanism of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J Biomech Eng,1988,110(4):392~5

    3 龙勉.红细胞沉降率速度测量的原理和方法.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94,13(2):105~109

    (1998-12-07收稿,1999-06-15修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