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 1999年第12期
编号:10497033
红枫注射液的制备及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9年第12期
     作者:卢全德 杨益华

    单位:(卢全德)武汉市第一医院 武汉 430022;(杨益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5医院

    关键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991232

    红枫注射液由红花、八角枫、鸡屎藤等中药组成,经过蒸馏煎煮等方法制成的灭菌水溶液。经过临床十几年的使用及对530例肌纤维组织炎,关节肌肉风湿症,良性关节痛,腰肌劳损等症的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 处方组成与制备

    1.1处方组成 鸡屎藤1650 g,八角枫1000 g,红花165 g,注射用水加至1000 ml。

    1.2 制备 取新鲜鸡屎藤洗净切碎,置蒸馏锅中,加水,按蒸馏法蒸馏,收集馏出液600 ml,再重蒸馏一次,收集馏出液300 ml,冰箱静置24 h,滤过,备用。取八角枫根皮,洗净切碎,加5倍量的水煎煮2次,第1次1 h,第2次5 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中药2 g.ml-1,加乙醇使药液含乙醇量为75%,放置24 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加注射用水稀释成含生药量为0.2 g.ml-1,放置冰箱24 h,滤过。滤液浓缩至含生药2 g.ml-1,再加乙醇使药液含醇量为90 %,放置24 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加注射用水至300 ml,用0.5 %活性炭煮沸30 min,滤过。滤液用10%氢氧化钠液调pH值至6.0~7.0,备用。取红花,加5倍量蒸馏水煎煮2次,每次30 min,以下操作同八角枫。最后加注射用水稀释成300 ml,备用。将上述三液混合,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滤过至澄明,灌封,每支2 ml,100 ℃流通蒸汽灭菌30 min,即得。
, http://www.100md.com
    2 质量检查

    2.1性状 本品为淡黄色的澄明液体。

    2.2 pH值应为5.5~6.5

    2.3 鉴别 取本品1 ml,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1滴,初显红色,渐变暗绿色,后为暗绿色,并有沉淀产生(提示含生物碱)。取本品0.5 ml于白磁板上,加三氯化铁试液1~2液,呈蓝绿色,渐变深(提示含酚性物质)。取本品1 ml蒸干,加氯仿溶解残渣,置试管中,沿管壁加硫酸2滴,二液面交界处显红色环,并有荧光。

    2.4 其它检查应符合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二部注射剂项下有关规定。

    3 功能与主治

    行气,活血,消肿,解痉止痛,祛风湿。用于肌纤维组织炎,关节肌肉风湿症,良性关节痛,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 百拇医药
    本品宜肌内注射和局部封闭注射,一次2~6 ml,每日一次。

    4 临床应用

    4.1病例观察 对照组250例,用强的松龙作神经阻滞治疗,每次大关节100 mg,小关节25 mg,每周2次,4次为一疗程。观察组:肌内注射或局部封闭注射,一次2~6ml,每日一次,14d为一疗程,治疗期间不使用其它药物。

    本品治疗肌纤维组织炎97例,关节肌肉风湿症99例,良性关节痛144例,腰肌劳损65例,风湿性关节炎3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5例,肩关节周围炎35例,其它症35例,总计530例,其中治愈164例,显效213例,好转136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96.9%。

    观察组肌纤维组织炎38例,关节肌肉风湿症35例,良性关节炎61例,腰肌劳损7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2例,风湿性关节炎9例,肩关节周围炎24例,其它症状6例,共计250例。
, http://www.100md.com
    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8%,经统计学处理P<0.05。

    4.2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全部消失;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好转: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变。

    5 讨论

    本剂中的红花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的作用,对循环系统有收缩血管及对股动脉有扩张作用[1]。八角枫祛风通络,散瘀镇痛,除湿消肿,具有肌肉松弛及镇痛的作用[2]。鸡屎藤能够降低关节炎性病变,三药合用,增加祛风湿,散瘀止痛作用。

    现代研究证实,新鲜鸡屎藤含鸡屎藤苷,鸡屎藤次苷,熊果酚及挥发油,故用蒸馏法提取。八角枫根皮含生物碱,酚类,氨基酸,有机酸,树脂等,故用水煮醇沉法提取。红花含红花黄色素及红花苷,故用水煮醇沉法提取。

    本制剂临床效果虽然显著,但制备复杂,注射受条件限制,是其不足,尚待改进。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993

    2 王本祥.中药药理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91

    收稿日期:1999年3月5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