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1999年第12期
编号:10498355
机械通气为主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肌麻痹28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年第12期
     作者:戴小平 包德诚

    单位:金坛市人民医院ICU,江苏金坛,213200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肌麻痹;机构通气;乙酰胆碱

    苏州医学院学报991231 摘要 采用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抢救措施抢救28例常规治疗无效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所致呼吸肌麻痹(RMP)患者,结果25例康复出院,抢救成功率89%。提示机械通气对AOPP所致RMP的抢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并分析了AOPP所致RMP的临床特征。

    中图法分类 R595.405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所致呼吸肌麻痹(RMP)属AOPP所致中间综合征(IMS)范畴[1],是IMS中最具有临床急救意义的危象[2]。RMP一旦形成,病死率极高,应予重视。我院1989年9月~1998年11月共收治AOPP合并RMP28例,均采用了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抢救措施,抢救成功率达89%,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10例,女18例,年龄18~62岁,平均32.8岁。均为口服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其中甲胺磷22例,乐果3例,敌敌畏3例。服毒至就诊时间0.5~3h。急性中毒的急救措施:均常规洗胃,应用阿托品和解磷定等。血清胆碱酯酶活力为0~15U。血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

    1.2 临床特征:28例均在M样症状完全消失、有阿托品化表现(皮肤干燥,面色潮红,肺部罗音)后不同时间,患者清醒,而后突然发生呼吸衰竭,甚至呼吸停止。本组出现RMP的时间为4~76h。首发症状为胸闷者7例,烦躁18例,淡漠3例。在首发症状后,相继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自主呼吸浅速,呼吸频率25~40次/min。经吸氧和调整阿托品用量,部分病例加用呼吸兴奋剂,病情无好转,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胸式及腹式呼吸运动减弱,伴有点头提肩等辅助肌运动,出现不同程度的紫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均低于85%。其中自主呼吸骤停者7例。患者呼吸肌麻痹而四肢和颅神经未累及。
, 百拇医药
    1.3 机械通气:28例患者出现严重呼吸衰竭时,均立即行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采用KTH-5型和Bennett740型呼吸机通气。潮气量根据患者体重(10ml/kg)设定,呼吸频率12~18次/min,通气模式为间歇正压通气(IPPV)或辅助/控制(A/C)。吸入氧浓度(FⅠO2)0.3~0.5,对有明显低氧血症者,先吸入纯氧0.5h后,再调节上述浓度。根据病情动态监测血气。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呼吸机参数。在机械通气的同时,予合理的药物治疗。常规监测床边心电图、SPO2血压、血电解质和床边摄全胸片。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呼吸道管理。对有明显气道峰压报警者,予以充分吸痰,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或调整气管导管方向,对气管导管头端有粘痰栓者,予及时更换气管导管或行气管切开。对有肺不张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冲洗吸引,且加强翻身拍背促进肺复张。

    1.4 结果

    1.4.1 通气前后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见附表。
, http://www.100md.com
    附表 28例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s)

    pH

    PaCO2(kPa)

    PaO2(kPa)*

    通气前

    通气后

    P值

    7.18±0.11

    7.38±0.12

    <0.01
, 百拇医药
    9.86±2.24

    5.56±0.45

    <0.01

    8.75±3.15

    15.40±1.30

    <0.01

    *均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或通气条件下采血

    1.4.2 经上述综合治疗,22例患者在2~5天内自主呼吸功能和肌力恢复正常,顺利撤离呼吸机和拔管,继续治疗,康复出院。余6例于3~6天时停用呼吸机,带气管导管呼吸,但拔除气管导管后,改用鼻导管吸氧6~12h后出现呼吸浅快、烦躁、紫绀及意识模糊,需再次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其中3例于2~6天后顺利撤离呼吸机,康复出院,抢救成功率89%。余3例因并发严重肺部感染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 百拇医药
    2 讨论

    AOPP所致RMP属外周型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处大量乙酰胆碱蓄积,使突触后膜N-受体脱敏致神经肌肉传导阻滞所致[3]。其不仅可发生在IMS期(1~4天),而且可发生在急性胆碱能危象刚过后,甚至中毒后几小时[2]。本组出现RMP的时间为中毒后4~76h。根据本组临床表现,我们认为AOPP所致RMP的临床特征为:经阿托品、解磷定治疗,M样症状完全消失,有阿托品化表现后不同时期,突然出现呼吸衰竭,SPO2急剧下降,四肢和颅神经可不受累,增减阿托品用量及应用呼吸兴奋剂无效,治疗上以机械通气为主。

    RMP一旦形成,机械通气几乎是目前国内外唯一的急救措施[4]。本组中25例经2~12天机械通气抢救,自主呼吸恢复正常,康复出院,抢救成功率89%。说明AOPP所致RMP在正确治疗下,一般是可逆的。同时也表明机械通气对AOPP所致RMP的抢救起着关键性作用。
, http://www.100md.com
    在本组抢救过程中,我们体会,对AOPP经阿托品等治疗,患者出现阿托品化表现后不同时间,若出现过度烦躁、胸闷或呼吸困难者,应警惕合并呼吸衰竭尤其是RMP的可能。及时识别及抢救,不仅能进一步降低AOPP病死率,还有助于鉴别AOPP恢复期“反跳”与迟发性死亡。另外,机械通气的同时,应给予积极的内科综合治疗,如肝泰乐、大剂量维生素C、能量合剂及营养支持疗法,纠正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继发感染,维持有效的循环,以促进呼吸肌力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施明霞.急性有机磷中毒所致中间综合征与反跳的鉴别.中华内科杂志,1993,32∶837

    2 赵德禄,等.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肌麻痹九例治疗观察.中华内科杂志,1998,37∶126

    3 王汉斌,赵德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的形成与救治.中华内科杂志,1995,34∶365

    4 何凤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6,14∶257

    (1999年4月26日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