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肿瘤防治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492988
胃癌合并糖尿病45例外科治疗分析
http://www.100md.com 《肿瘤防治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林吉鹏 李子秋

    单位:林吉鹏 李子秋(乳山市 264500 山东省乳山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关键词:胃肿瘤;糠尿病;手术后并发症;手术期间

    肿瘤防治杂志000370 中图分类号:R735.2;R587.1;R619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4571(2000)03-0325-01

    胃癌合并糖尿病,外科治疗困难。本院1990~1999年,对45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手术治疗,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9例,女26例;年龄35~78岁。45例均为Ⅱ型糠尿病(符合WHO 1985年制定诊断标准)患者,以往被内科确诊为糖尿病并口服降糖药或长期应用胰岛素者31例。
, 百拇医药
    1.2 外科处理方法及结果

    45例患者均行择期手术。入院时即测定并开始控制血糖,术前3~7天使用胰岛素餐前皮下注射或静滴,控制血糖接近正常水平,术中、术后继续监测血糖,胰岛素用量依血糖水平调整,术后3~4天逐渐过渡为术前的治疗方式。45例中行胃癌根治术38例,胃癌姑息切除5例,胃空肠吻合2例。手术均较平稳,术后并发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5例,腹腔脓肿1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1例,无酮症酸中毒。术后平均住院16天,无手术死亡病例。

    2 讨论

    2.1 术前准备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上升,胃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也逐渐增多,由于糖尿病糖原储存不足,高血糖使组织愈合不良,白细胞吞噬和杀菌能力降低,易产生并发症,给胃癌手术带来了严重的危险性。糠尿病患者病情隐匿,在接受外科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70%是在术前就明确诊断的,但也有30%是在术前未确诊有糖尿病的,在术后才弄清诊断[1]。因此,必须作好充分术前准备。首先应详细询问病史,常规检测空腹血糖,必要时作OGTT测验。本组45例中以往确诊糖尿病并经治疗的31例,余14例由术前测血糖发现并确诊的。当糖尿病诊断确定后,无论原来是否用长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均应术前3~7天正规使用或改用胰岛素餐前皮下注射或静滴,控制血糖接近正常水平。同时注意重要脏器功能的检查和保护,强加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 百拇医药
    2.2 术中处理

    因为手术创伤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现象和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糖代谢紊乱,在非糖尿病患者中,较大的手术常使血糖升高至8.3~11.1 mmol/L,但在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胰岛素缺乏或用量不足者,常易发生严重高血糖,甚至诱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2]。因此,术中监测血糖非常重要,血糖的监测一般于手术前测血糖1次,术中根据时间长短复测血糖1~2次,根据血糖水平适量应用胰岛素,原则上使患者保持在轻微的高血糖状态,利于患者平稳渡过手术期。麻醉、用药应以对生理干扰少,麻醉效果好,醒后并发症少为原则。手术方式的选择尽量按胃癌根治原则。糖尿病患者由于组织水肿、脆弱,血管壁增厚、弹性差,故易受损、渗血,局部易积液,增加感染机会。因此,手术中应细致止血,轻柔操作,严密缝合,注意放置引流管。我们认为只要血糖控制得当,不影响胃癌的手术效果,但是对于体质衰弱,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手术耐受性差,也不应过分追求彻底根治,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http://www.100md.com
    2.3 术后处理

    术后仍应监测血糖变化,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既要防止血糖过高,又要防止低血糖反应,术后3~4天逐渐过渡为术前的治疗方式。加强支持治疗,减少糖尿病的负氮平衡,防止水、电解质紊乱。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常有微血管病变及淋巴管硬化,手术创面大、渗血、渗液增多,故要强调引流,术后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放置时间超过发生感染或吻合口瘘的危险期。合并糖尿病的胃癌患者切口感染率较高,这可能与患者体型肥胖、腹壁脂肪厚有关,术中可置切口皮片引流,术后勤换敷料,应用足量的抗生素减少细菌感染。

    参考文献:

    [1] 黎介寿.围手术期处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323~325.

    [2] 徐葆元.糖尿病与外科[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3):132~135.

    收稿日期:2000-03-20 修回日期:2000-04-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