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复方对大鼠性腺轴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亚琼 黄艳红 辛晓燕 叶雪清
单位:陈亚琼(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陕西 西安 710033);黄艳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陕西 西安 710033);辛晓燕(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陕西 西安 710033);叶雪清(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陕西 西安 710033)
关键词:菟丝子;传统医学;大鼠;性腺;受体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000360 中图号:R339.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790(2000)03-S0034-01
0 引言
菟丝子为重要的温补肾阳药物之一,多用于治疗内分泌功能紊 乱性疾病如更年期综合征、不孕症、月经不调等[1],但其作用机制不清.我们观察了菟丝子复方对生 殖功能减退大鼠的垂体、卵巢、子宫的形态和功能变化,旨在探讨菟丝子复方调节性腺轴功能的作用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菟丝子等4味中药由本院药材科提供.各取100 g,提 取乙醇液和水沸液,混合后浓缩成生药含量为2 kg.L-1 .乙烯雌酚(上海第九制药厂产品)用生理盐配 成50 mg.mL-1的悬浊液.
1.2 方法
1.2.1 动物分组及处理 SD大鼠18只,12 mo龄,体质量(400±20) g(由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 动物适应性饲养3 d后分别灌胃处理20 d. 各组动物每日每只处理剂量:中药组10 g.kg-1、乙烯雌酚组0.3 mg.kg-1、对照组 用生理盐水2 mL.
1.2.2 标本收集与处理 动物于用药结束后第一天处死.腹腔麻醉后,心房取血3 mL做激素测定. 多聚甲醛(40 g.L-1)经主动脉弓插管灌注后,取出垂体、卵巢、子宫, 再经常规方法制成石蜡切片. 用HE和三色染色法等常规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
1.2.3 受体检测 生物学-亲合素酶联免疫组化法测定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药盒由青岛海尔斯公司提供. ABC法测定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的表达,IL-2R血清为美国ATCC公司产品,ABC试剂盒由美国VECTOR实验室提供. 免疫染色强度定为:阳性(-)、弱阳性(+)、中度阳性(++)、强阳性(+++).方法见文献[2].
1.2.4 血清激素水平测定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动物血清LH, E2值.药盒由天津德普公 司提供.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对垂体、卵巢、子宫形态学的影响 见表1.
2.2 对受体表达的影响 中药与乙烯雌酚对大鼠ER、PR和IL-2R表达的影响(表 2).
2.3 对血清激素的影响 菟丝子复方组对血清LH, E2, 水平的影响与生理盐 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菟丝子是中医治疗妇科内分泌疾病如更年期综合征、卵巢早衰 、闭经、排卵功能障碍等疾病中为必备之主药.部分实验已证明菟丝子黄酮提取物对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的有多方面的影响,如能提高垂体对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反应性,增强卵巢hCG/LH受体数目与亲和力,使去势大、小鼠阴道上皮细胞角化和子宫重量增加等,提示菟丝子黄酮具有雌激素样活性[3].我们选用的动物为12 mo龄大鼠,处于生殖功能衰 退向老年过渡时期,相当于人类更年期. 通过观察菟丝子复方对大鼠的垂体、卵巢、子宫形态和功能的变化,探讨菟丝子复方对卵巢功能自然衰退时期性腺轴功能的调节作用发现,以菟丝子等4味中药组成的复方使腺垂体嗜碱性细胞灶性或区域性增加;促进ER、PR的表达,抑制IL-2R的表达;对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和雌二醇水平无明显影响. 我们的结果证明菟丝子复方对卵巢功能自然减退大鼠性腺轴的调节作用机制之一,至少部分作用是经受体途径,即通过影响ER、PR及IL-2R的表达,而不是由提高体内激素水平来实现的. 菟丝子等中药是否存在直接与ER 、PR和IL-2R结合的配体,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表1 两种药物对大鼠垂体、卵巢、子宫形态学的影响(n=6) 分组
垂体嗜硷
性细胞
卵巢
子宫内膜
生理盐水组
散在增加
黄体多,卵 泡少
有萎缩现象伴有增生或
分泌变化伴有萎缩现象
乙烯雌酚组
灶性或区
域性增加
有各级卵泡
和各种黄体
有萎缩现 象增生或分泌
变化显著
菟丝子复方组
灶性或区
域性增加
黄体多,卵泡少
有萎缩现象伴有增 生或
分泌变化伴有萎缩现象
表2 两种药物对大鼠ER,PR和IL-2R表达的影响(n=6) 被测
受体
分组
腺垂体
卵巢
子宫
卵泡
黄体
间质
内膜
间质
ER
生理盐水组
标本损失
+~++
++
++
+
+
乙烯雌酚组
+
+++
++
++
+++
++~+++
中药组
+
+~++
++
++
++
++
生理盐水组
+
++
+
++
++
++
PR
乙烯雌酚组
+
+++
+++
+++
+++
+++
中药组
+
++
++
++
++
++
生理盐水组
+
+
-
+++
-
+++
IL-2R
乙烯雌酚组
-
++
-
++
-
++
中药组
-
++
-
+++
-
++
致 谢 衷心感谢军事预防医学教研室郭鹞教授指导并协助完成部分组 织形态学检查工作.
作者简介:陈亚琼(1956-),女(汉族),重庆市人.Tel.(029)3373970
参考文献:
[1] 秦达念,佘运初. 菟丝子黄酮类化学成分及其对下丘脑-垂体-性腺 轴功能的影响[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1998;11(3): 84-85.
[2] 奥斯伯F,金斯顿RE,布伦特Ret al(颜子颖,王海林译).精编分 子生物学实验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564.
[3] 陈可冀.新编抗衰老中药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20-522.
收稿日期:1999-10-20
修回日期:2000-01-11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种子类 > 菟丝子 淇℃伅浠呬緵鍙傝€冿紝涓嶆瀯鎴愪换浣曚箣寤鸿銆佹帹鑽愭垨鎸囧紩銆傛枃绔犵増鏉冨睘浜庡師钁椾綔鏉冧汉锛岃嫢鎮ㄨ涓烘鏂囦笉瀹滆鏀跺綍渚涘ぇ瀹跺厤璐归槄璇伙紝璇烽偖浠舵垨鐢佃瘽閫氱煡鎴戜滑锛屾垜浠敹鍒伴€氱煡鍚庯紝浼氱珛鍗冲皢鎮ㄧ殑浣滃搧浠庢湰缃戠珯鍒犻櫎銆�
寰俊鏂囩珷
鍏虫敞鐧炬媷
璇勮鍑犲彞
鎼滅储鏇村
|